由於時機不宜,領導表現得有抗拒、反感之意,這類的障礙是時有之事。然而,遇有此種障礙之時,有遠見的下屬必定立即設法回避。在許多事件中,能夠稍微地退讓一步,反倒是使他達到真正的需求和興趣的唯一計策。
菲萊邱說:“我不願意作別人也想做的事情,但是,我常參照別人的方法去完成我想做的事情。”這句話正是我們所謂的“讓步”訣竅之最好的詮釋了。
領導人物的最終目的,是在於引發他人自願地臣服於他們,以達到合作愉快的境界。當然,雙方所引起的偶爾反感,均可能造成不悅的摩擦。但是,他們都了解這點,假若執意地藐視對方的抗議,即使一時勝利了,而所得的成就仍是極為微薄。
想要取得領導的認同,最好的方法,就要懂得如何站在領導的立場,為領導著想。自己所堅持或是爭取的事情,如果也保障領導的權益,當然就容易取得領導的認同。
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相輔才能相成的,所以就要思考,如果換作我,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我才會被認同?隻有在領導的支持下,一切事情才有可能在良性循環的軌道上順利進行。
1.攻心之道
在與領導者交往中,善於使用攻心之道,可收“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功效。請看:
芝加哥大學校長哈伯博士需要募集100萬美元來籌建新的大樓。他從芝加哥百萬富翁名單中挑選了兩位富翁,而且彼此都是積怨很深的對手。其中一位是芝加哥電車公司總裁。哈伯博士那天去見這位總裁,他是這樣說的:
我叫哈伯,是芝加哥大學的校長。我曾多次想到您和您的電車公司,我知道您的公司賺了很多錢。每當想到這,我就會想,總有一天,您要離開這個世界,別人將接管您的一切,而金錢一旦易手,很快就會被人忘記它原來的主人是誰。於是,我想提供一個讓您的姓名永垂不朽的機會。我可以允許您在芝加哥大學興建一所新的大樓,以您的名字來命名。本來我早想跟您說了,但校董事會的一位董事希望把這份榮譽留給×先生(即總裁的對手)。不過我私下裏很欣賞您,如果您能允許我這樣做,我將會說服校董事會的反對人士,讓他們也來支持您。
今天我並不是來要您作決定,我不過是順便來坐坐,和您聊一聊。您可以把這事考慮一下,如果您希望和我再談這事,麻煩您有空給我撥個電話,這是我的名片,再見了,先生。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和您聊聊。
說完這些,校長便低頭致意退了出去,不給總裁以發言的機會。不久,那位總裁便來電話說要見見校長。最後,這100萬美元就到了校長手中。
哈伯博士在這裏運用的就是“攻心法”,利用總裁與其對手的矛盾,以及總裁本人想流芳百世的心理,成功地說服了總裁,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2.“和”為貴
地位較高的人,他可能會有特權,習慣於高高在上,以自我為中心,你原本是按照他的想法辦事,卻會使他不滿意,他自己可能會反複無常,或者顧慮的東西是地位不同的人所不曾考慮的。
唐太宗時,大將尉遲恭便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有一回,唐太宗與吏部尚書唐儉下棋。不曾想,這吏部尚書唐儉不懂逢迎,又好逞強,使盡解數,將唐太宗逼得步步丟於,落花流水。唐太宗一時覺得甚沒麵子,又因平日唐儉言語直露,甚是不恭,便要治罪於他。於是派尉遲恭去搜羅唐儉的罪狀。尉遲恭沒有直接反抗,而是采取“和”的方法。回來後勸諫唐太宗三思而行,閉口不提唐儉的短處。唐太宗火氣消後,冷靜下來,自覺無理,便作罷了事。
假若尉遲恭一味地附和唐太宗,真正將唐儉的所謂“罪名”搜羅出來,致使唐儉被殺,等日後唐太宗冷靜下來,又定會治罪於尉遲恭,那可是害人害己,自討苦吃。
尉遲恭巧妙地不去調查唐儉的“罪過”,不至於使唐太宗情急出錯,又同時保全了自己,並落得個好名聲,可謂一石三鳥,三全其美。
3.顛倒乾坤
有一所學校的管理非常嚴格,對於學生的學習進度盯得很緊,學校指派了兩位老師監督所有住宿生的生活作息。
在月考前一天,有兩位女生在宿舍裏商量,甲女說:
“今天晚上電視會播映鐵達尼克號,萊昂納多帥斃了,我好想要看喔!”
乙女說:“你不想活啦!明天要考英文了,老師成天盯著我們,怎麼可能跑到交誼廳去看電視而不被她發現呢?但是……我也好想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