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天氣成為健康新殺手

環境養生

作者:尹若雪

糟糕的天氣已不止“影響健康”那麼簡單。近日,美國《國際生物氣象學》雜誌刊登的一篇研究報告稱,壞天氣不但會令人沮喪、抑鬱,甚至還可能直接導致人死亡,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新殺手。

“氣壓、氣溫、濕度、光照等天氣指標,以及空氣中的含氧量、負離子、顆粒物等,都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 國家城市環境汙染控製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說,天氣不好,身體就容易出現問題,這在醫療氣象上被稱為“氣象綜合征”。約有10%的人屬於對環境變化反應明顯的易感人群,且以老人、孩子、病人、體質差的人和殘障人士居多。除人人皆知的霧霾傷身外,高溫、寒冷等天氣也是健康“殺手”。

高溫:心衰增1倍

“高溫在我國各地有不同的特點,可分為幹熱、悶熱、濕熱3種,帶來的健康隱患也不同。”湖北省中醫院風濕內科主任、湖北省氣象醫學會主任委員楊德才說,比如在北方烈日炎炎的“幹熱”下,身體水分大量丟失,易導致中暑、暈厥。而常出現在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區的南方“濕熱”,會導致人體不能正常排汗,還會缺氧,大腦缺氧會導致頭暈,心髒缺氧容易引發心絞痛、心肌缺血。

有數據顯示,高溫濕熱天氣可使心衰的發生率增加1倍,心髒病的死亡率增加1.5倍。美國伯克利州大學的研究人員還發現,暴力犯罪與高溫天氣存在一定關係。德國犯罪學家也表示,氣溫增高,人們的情緒更易煩躁、激動,導致犯罪尤其是性犯罪大幅增加。

楊德才建議,夏季北方幹熱,可以穿涼爽的絲綢衣服;南方濕度大,最好穿較薄的純棉衣物,或添加了排汗、速幹纖維的衣服。淺色係最好,建議選擇領部寬鬆的半袖、七分袖。高溫天外出,隨時帶好兩件寶:太陽傘、水。深色太陽傘更防曬,每半小時最好喝次水。

雷電:哮喘易高發

眼下,正處雷電高發季。

據氣象研究資料顯示,每年5~9月是雷電天氣的高發季節,除雷擊會直接導致人死亡外,雷電天的氣壓一般較低,可能誘發心絞痛、心梗、心衰。此外,哮喘在雷雨天也更易高發。研究發現,夏季雷雨天氣的溫度和濕度都非常適合真菌、黴菌等過敏原的繁殖和生長,加上氣壓較低,空氣中漂浮的過敏原濃度就會明顯升高,從而容易誘發哮喘病。

專家建議,打雷閃電時,一定要減少外出、慎用手機、別洗澡,避免被雷擊。心腦血管病患者平時則應注意適當鍛煉、科學飲食、勤量血壓,雷電來臨時,要保持平靜心態,硝酸甘油等急救藥物要帶在身上;哮喘患者雷雨前盡量減少戶外活動,下雨時別緊閉門窗,而應保持通風,讓自然風帶走或衝淡室內的過敏原。

雨天:風濕病加重

南方綿長的陰雨天會讓多種疾病加重。楊德才說,中醫講“濕性黏著,濕邪困著,纏綿難愈”,陰雨天空氣濕度大,會加重風濕病人病情,還會對原本患有骨關節炎症、軟組織損傷,或缺鈣、疲勞過度的人,造成不良影響。而大雨過後,濕疹、腳癬等皮膚疾病也會增多。另外,潮濕悶熱的天氣會讓部分人變得更易煩躁、緊張,影響睡眠。

楊德才提醒,對陰雨天引發的關節係統疾病,預防第一,盡量別讓自己著涼;呼吸道疾病、風濕病患者應多開窗,讓空氣對流。值得提醒的是,陰雨天一般會降溫,平時脾胃不好的人容易胃部受涼,也應注意保暖,同時避免食用寒涼、辛辣及生的食物。

霧霾:傷心又傷肺

霾對身體的傷害,大家一點都不陌生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灰霾中混雜著有害物質,會對健康產生直接危害,包括對神經係統、心血管係統、呼吸係統、內分泌係統的破壞。其中,霧霾對呼吸係統影響最大。

鍾南山還說,霧霾天氣導致近地層紫外線減弱,容易使得空氣中病菌的活性增強,細顆粒物會“帶著”細菌、病毒,來到呼吸係統的深處,造成感染。不僅如此,霧霾天還非常“傷心”。美國調查了2.5萬名有心髒病或心髒不太好的人,發現PM2.5增加10微克/立方米後,病人病死率會提高10%~27%。

專家提醒,除了在霧霾嚴重時減少戶外活動外,通風換氣是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有效方法,可以在中午室外汙染物濃度較低時開會兒窗(編者注:在南方,開窗時間不限於中午)。同時,要注意別在室內吸煙,減少高油煙的烹飪,安裝淨化效果好的油煙機。此外,養些綠植、使用質量有保證的空氣淨化器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