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書》雲:“不有博奕者乎?猶賢乎已 ”。斯聖人疾夫飽食而怠惰之深也。又曰:“吾不試故藝,試用也 ”。夫藝者,不獨總多能第,以其無用於代,而窮愁時有所述耳。八年夏,南行極嶺嶠,暇日瀧舟,傳其所聞而載之,故曰“傳載 ”。雖小說,或有可觀覽之,而喁而笑焉。
杜河南兼,常聚書至萬卷,每卷後必有自題,雲:“清俸買來手自校,汝曹讀之知聖道,鬻及借人為不孝。”
陽道州城之為朝士也,家苦貧,常以木枕布衾,質錢數萬,人爭取之。
蘇州開元寺東有陸氏世居,門臨河涘,有巨石塊立焉。乃吳陸績為鬱林郡守,罷秩泛海而歸,不載寶貨,舟輕用此石重之,人號“鬱林石 ”。陸氏自績及裔孫國朝太子少保兗公,猶保其居。今子孫漸削,其居十不存一焉。
費縣西漏澤者,漫十數裏,歲時雨降,即泛溢自滿,蒲魚之利,人實賴焉。至白露應即前後,一夕即一空如掃焉,信殊異也。
李忠公之為相也,政事堂有會食之床。吏人相傳,移之則宰臣罷,不遷者五十年。公曰:“朝夕論道之所,豈可使杇蠹之物,穢而不除。
俗言拘忌,何足聽也!以此獲免,餘之願焉。”命撤而焚其下,鏟去聚壤十四畚。議者稱正焉。
杜太保宣簡公,大曆中有故人遺黃金百兩。後三十年,為淮南節度使,其子投公,取其黃金還,緘封如故。
趙郡三祖,元和中,每房一人,同時為相,皆第三,即司徒吉甫、司空絳、華州刺史藩。
天寶中有書生,旅次宋州。時汧公勉,少年貧苦,與書生同店。而不旬日,書生疾作,遂至不救,臨絕語公曰:“某家住洪州,將於北都求官,於此得疾且死,其命也。”因出囊金百兩,付公曰:“某之仆使無知有此者,足下為我畢死事,餘金奉之。”李公許為辦事。及畢,密置金於墓中,而同葬焉。
後數年,公尉開封,書生兄弟齎洪州牒來,果然尋生行止,至宋州,知李為主喪事。專詣開封,詰金之所。公請假至墓所,以出金付之焉。
韋獻公夏卿有知人之鑒,人不知也。因退朝於街中,逢再從弟執誼、從弟渠牟、升。三人皆第二十四,並為郎官,簇馬良久,獻公曰:“今日逢三二十四郎。”輒欲題目之,語執誼曰:“汝必為宰相,善保其末耳。”語渠牟曰:“弟當別奉主上恩,而速貴為公卿。”語升曰:“三人之中,弟最長遠,而位極旄鉞。”後竟如其言。
杜亞為淮南,競渡、采蓮、龍舟、錦纜、繡帆之戲,費金數千萬。於頔為襄州,點山燈,一上油二千石。李昌夔為荊南,打獵大修富飾。其妻獨孤氏亦出女隊二千人,皆著紅紫錦繡襖子。此三府亦因而空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