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世界語言之林中,漢語是一道無法忽略的獨特而亮麗的風景,在這道風景中,諺語和歇後語又是一處這邊獨好的景點,每一個在其中穿行的人,都應駐足觀賞,不可匆匆而過。

諺語和歇後語源遠流長,不知不覺間,已將兩千多年的足跡踩在中國文化史上,如同好萊塢星光大道上某一顆璀璨明星的手印。合而言之,它們是千百年來勤勞而智慧的中國人民的經驗總結,是各個階層的人民對漢語的巨大貢獻,是玩轉漢字的極其高超的“花樣”,是甚至可以不依托文字的載體而被人們口口相傳、永垂不朽的奇跡。分而言之,諺語、歇後語總能用一個凝練的句子表達出深刻的道理,它省略了千百年來無數人的經曆、觀察、驗證,甚至痛苦的代價,直接告知你一個沉甸甸的、含金量十足的、千金不換的結果。這其中蘊含了人民的智慧,對我們的生活有巨大的指導作用。比如“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通過這一句,我們可以領會到即使是普通人,隻要能夠同心協力,也同樣可以迸發出驚人的能量;再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一句告訴我們,不要再因自己的工作“不夠顯赫”而自慚形穢,樹立起幹一行愛一行的心態,不斷進步,最後同樣可以出人頭地、成為行業中的翹楚。

歇後語則有著更加有趣的形式,它每每包含著一個平淡無奇的謎麵以及出人意表的謎底,這個謎底是如此有趣,往往引人發笑。而且這種幽默完全是中國式的,若非對中國的民俗和人們的生活狀態有著相當程度的熟悉,往往會不知所雲、如墜霧中。比如“外甥打燈籠--照舊(舅)”這一句,如果不知道“外甥”與“舅”的對應關係,不了解中國文字的諧音情況,是無法理解這個歇後語的含義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歇後語是打開中國文化大門的鑰匙之一,靠著這把鑰匙,也能摸索進中國文化的內心。

正因為諺語和歇後語有著這樣的特點和功能,所以它們雖然年代久遠,經過了千年的演化,在今天它們依然綻放著別樣的光芒。它們有著符合東方人大眾心理和品味的文化內涵,又深得中國傳統文化的神韻。這一字一句之中都深藏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凝結了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的無上智慧和極具特色的處世心得。

使用諺語和歇後語能讓我們的語言深入淺出、富有說服力;能讓我們和每一個階層的人打成一片,毫無障礙地交流;可以讓我們顯得幽默風趣從而博取人們的認同和好感。

為使廣大讀者多了解諺語、歇後語中所蘊含的智慧,本書精心選取了諺語與歇後語中的精華部分,輯成一冊,加以點評。既闡釋諺語與歇後語的含義,又提供相關的作品鏈接,更在點評中聯係現實,力圖揭示出諺語與歇後語中包含的生活智慧,給人以警醒、鞭策、鼓勵、教育,使讀者從中汲取豐富的養料,對學習、生活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