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魂——記探險怪傑劉雨田(1 / 2)

大漠魂——記探險怪傑劉雨田

沉寂的塔克拉瑪幹腹地,漫漫黃沙中躺著一個人,麵朝深邃虛幻的蒼穹……他腳步蹣跚,形容枯槁,身上、手上、腳上是一條一條幹裂的血道子,蒼蠅、蚊子聞腥而來。斷水斷糧七八天了,隻是憑著一種意念,朝一個方向走,走。他沒有多餘的能量來驅散蚊蠅,他不理它們,一寸一寸地在杳無人煙的黃沙中跋涉。有如海明威小說《老人與海》中精疲力竭的老人。隻是,這是黃沙的海洋。忽然,他瞥見伏在血痕上的蒼蠅,這不是粗蛋白和水分麼?沙漠中的蚊蠅不象城裏的機靈,呆頭呆腦地任憑他抓到嘴裏,“有點甜,有點潤”——事後他這樣說。

三伏盛夏,40℃,他赤腳走在滾燙的砂石上。

三九寒天,他隻穿一件薄薄的藍背心、薄薄的白褲子。

人體抗禦大自然肆虐的潛能究竟有多大?他願意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作出回答。

他,劉雨田,男,50歲,中等身材,稀疏的披肩長發,堅韌的暗銅色皮膚,薄薄的短袖背心和單褲,一年四季,他都是這副模樣。這就是解放以後中國第一代探險家對自己的形象設計。

中國幾千年的小農經濟,造成了國民務實求穩、安土重遷的性格,雨田先生慨歎中國人缺乏冒險精神,他聽說歐洲的許多探險家紛紛凱覦中國的長城萬裏行,打算來華征服“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幹大沙漠時,感到了一種激越的挑戰和強烈的震撼。中華民族應該是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強者,中國的長城、沙漠,中國人自己會走!於是,在絕大多數中國人尚不知“探險”為何物之時,他不管別人怎樣想,怎樣看,怎樣說,倉促踏上了征程。

1984年5月13日至1986年4月5日,他從嘉峪關走到山海關,徒步完成長城萬裏行。

1985年1月18日至3月3日,他從榆林經延安、黃陵、耀縣照金,抵達西安,完成徒步穿越陝北的壯行。

緊接著,他連氣也沒喘一口,從長安出發,取道西安、平涼、蘭州、烏鞘嶺、河西走廊、敦煌,於同年9月抵達新疆,徒步走完絲綢之路國內的一段。

羅布泊,神秘莫測,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失蹤於此,他走了進去,活著回來了。

1986年11月1日至1987年1月28日,他從烏魯木齊北上,經五家渠、福海182團,抵阿爾泰,縱貫準噶爾盆地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徒步穿越由他命名的“黃色死亡線”。

塔克拉瑪沙漠,是僅次於撒哈拉沙漠的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亦名“死亡之海”。1987年4月10日,他從於田北上,深入沙漠無人區300公裏,抵達北緯38.9°,終因水盡糧絕,原路退回。時為同年6月7日。

4個月後,1987年10月25日至1988年2月7日,劉雨田從於田北上,直抵沙雅、庫車。人類首次徒步穿越“死亡之海”獲得成功。

1988年12月22日,他又從和田出發,沿和田河北進,抵達阿克蘇兵團農一師16團,再次征服“死亡之海”。

1989年7月至9月,兩次考察新疆天鵝湖和尤爾都斯草原,考察鞏乃斯穀地,穿越天山冰大阪。

1990年4月6日,考察湖北神農架原始森林。他斷言:“現在神農架絕沒有野人”。

1991年6月至7月,與清華大學登山隊聯合攀登長江、黃河源頭的格拉丹冬雪山。失敗。

1991年6月至7月,獨自登上昆侖山上海拔6267米的玉虛峰。

1991年7月徒步進入全國唯一不通汽車的西藏墨脫縣,再經米林、朗縣、山南、亞東、日喀則、定日、聶拉木、樟木。於1992年2月,經絨布冰川攀珠穆朗瑪峰,失敗而返,抵達拉薩。

1992年5月9月,考察新疆阿爾泰卡拉麥裏山野生動物保護區、將軍戈壁、五彩灣、原始胡楊林、魔鬼城。

以上所列,隻是一張簡單枯燥的大事年表,然而這裏麵卻又包含著幾多險惡,幾多磨難,幾多血淚,幾多屈辱,幾多辛酸,幾多拚搏,幾多慨歎,幾多生命的呼號!個中滋味,隻有劉雨田自己才清楚。我們且來采擷其中幾個片斷。

在穿越準噶爾盆地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時,他遇到零下36℃的“白毛風暴”,全身凍爛,發出黃豆般大小的疹皰,襠裏潰爛,不能走路,隻能爬行,終於,他被182兵團戰士送進了兵團醫院。醫生診斷:嚴重敗血症!每天青鏈黴素840萬(一般40—80萬)每天24小進點滴加打針,高燒仍不退。醫生含淚通知他;主任醫師已做好手術方案,割掉雙腿!劉雨田震驚了,然而此刻更令劉雨田震驚的卻是另一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