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心理病人“吃一塹,減一智”(1 / 1)

心理的奇妙之處,還體現在心理病人的第二個致命弱點上,就是吃一塹,減一智。一般人都是吃一塹,長一智,而有心理障礙的人和心理病人都是吃一塹,減一智,吃的塹越多,減的智越多,上的當越多,就越容易上當。我們看看以下心理障礙是如何“吃一塹,減一智”的。

走夜路的人感覺身後有人跟著,就要轉頭看一看到底有沒有人,若看過身後沒有人,就會知道是上當了。如果是不怕走夜路、沒有心理障礙的人,就不會再轉頭看了,因為他知道上當了,吃一塹,就會長一智。膽小鬼看過沒有人也知道是上當了,但他不會因為上了這次當而長一智,就不再轉頭看了,卻反而因為這次上當而更要轉頭,越轉頭越有感覺,越有感覺越轉頭,上的當越多,轉的頭越多,吃的塹越多,減的智越多。生氣也是上當,氣其實什麼也沒有,隻是心理障礙者的一種錯覺,但卻讓生氣的人氣病、氣死、衝動、做傻事。

其實生氣的人也知道生氣是上當,生完氣自己都後悔,但愛生氣的人絕對不會因為生過一次氣就長一智,從今以後就不再生氣,反而會因為這次生氣而更愛生氣,生的氣越多,就越容易再生氣。

考試緊張的學生,都是因為把考試看得太重,沒有抱著“不怕死”、“無所謂”的態度,一緊張就發揮不正常,導致考試失敗。既然看得過重就導致失敗,按理應該知道看得太重是上當了,就不該再看重了,就該“無所謂”了。但是經過一次失敗後,他就會更加看重考試,越看重越考砸,越考砸越看重。有的學生都因為過分看重達到精神崩潰的地步,但你要讓他“無所謂”,他還會說:“那可不行!誰能無所謂?”

不少家庭婦女都有睡覺前先檢查一下房門關沒關好的習慣,隻要見房門已經關好,就可放心地睡覺了。有時忘了檢查,小心的家庭婦女即使睡著覺也會再起來檢查一下,隻要關好了,她就不會再看第二次了。這就叫吃一塹,長一智。但對於強迫症病人,上了一次當之後,就會更加感到房門沒關好,隻要感覺沒關好,就要再起來檢查。上的當越多,就越要上當,吃的塹越多,減的智越多,最後她都為自己的錯誤行為痛苦不堪,狂躁欲死,卻就是不能回到理智的道路上來。她也知道自己的感覺和行為是錯誤的,但錯誤的事實改變不了她錯誤的認知和錯誤的行為。

抑鬱症病人每當惡劣的情緒來臨,他都要拚命地去消除惡劣的情緒,但他消除一次,惡劣的情感就加重一次。按理講,既然自己消除症狀的結果是讓症狀加重,他就應該知道這種消除方法是錯誤的,用這種方法消除是上當了,就不該再用這種方法了。但結果恰恰相反,越是事實證明錯誤,他就越要再用這種方法,上的當越多,他上當的積極性就越高,不把自己逼死誓不罷休。當然也有許多抑鬱症病人接受了心理治療,可惜目前的心理治療都是西醫心理療法,都是按照邏輯和感覺來消除心理障礙的錯誤方法,隻能暫時緩解症狀,沒有一種心理療法能單純用心理方法消除心理障礙,治愈心理疾病。用醫生的方法也不管用,就讓抑鬱症病人徹底絕望了,他就會認為什麼方法也消除不了心理障礙,什麼方法也治不好他。

軀體障礙的心理病人,懷疑自己得了這病那病,結果一檢查沒有病,一吃藥沒有效,按理講他該知道自己上當了,不會再檢查,不會再吃藥了。但他們檢查過沒有病,就更想檢查,吃過藥沒有效,就更想吃藥。有的病人都做三十多個心電圖,十幾個B超,十幾個CT,好幾個核磁共振,抽血化驗就不用說了。有些人照這病治,照那病治,都沒有效,即使偶爾有效,也是暫時的,再吃幾天藥就沒有效了。隻要沒有效,就扔掉不吃,再開其他藥物。凡是心理病人,家裏都要剩下一堆沒用的藥。每一種藥,少則幾十,多則幾百,還要忍受苦口之痛,每做一項檢查,花錢無數,還要忍受針刺之痛,這豈不是上當。就是拿錢買石頭往水裏扔,還能聽見聲響,扔給醫院連個聲響都沒有,但他們願意扔,越扔越想扔,誰不讓他扔,他都不樂意。

看看一切心理障礙者、心理病人,都是吃一塹,減一智,上一次當,就減少一分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