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心理疾病人認為心理治療就是給自己做思想工作,勸勸自己,而勸人的話誰都會說,但事臨到誰頭上誰都做不到。確實,這話說得沒錯,可是,心理治療並不是勸人,因為勸人都是按照邏輯和感覺來勸人的,聽起來有道理,其實根本就不對,不對的方法當然不管用。“不無自我”心理療法是用反邏輯、反感覺的方法,讓人正確認知心理障礙,用逆反的方法教人消除心理障礙,會取得立竿見影之效。隻要心理病人願意接受“不無自我”心理療法治療,一定都能收到預期的療效。但是,假如病人死死抱著自己的感覺不放,以先入為主的觀念評價心理治療,拒不接受“不無自我”心理療法,那醫生就無能為力了。還有的病人雖然接受了心理治療,始終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醫生每講一句話,他都要用自己的感覺來衡量一下對不對,那治療肯定也是沒有效的。
有的病人雖然承認自己有心理疾病,但認為自己什麼方法都試過了,都不行,“不無自我”心理療法不過也是用語言講一講,不可能有效,就拒不接受治療了。這也是病人的自以為是。確實心理病人為了消除心理障礙會想出很多辦法,但他的所有辦法都是符合邏輯和感覺的,感覺很對,卻都是錯誤的。憑著病人自己,怎麼也不會相信反邏輯的方法是正確的,所以不能用正確的方法來治療。
病人家屬的自以為是也會影響心理治療。有一個病人,他女兒陪他來看胃病,經我診斷屬於心理疾病,病人和他女兒都知道他有嚴重的心理因素,承認他是心理疾病,但問我要開什麼藥。我告訴他們必須做心理治療,消除心理因素。他女兒立刻就說:“我知道他有心理因素,但心理因素肯定消除不了。”我說:“你們消除不掉是因為你們的方法不對,隻要按照我們的正確方法去做,就很容易消除的。”他女兒堅決地說:“那肯定不行!那肯定不行!”病人倒是相信,願意接受心理治療,但他女兒卻認為肯定不行,也就沒能接受心理治療,堅持讓我給病人開藥,因為我不願給病人開藥,他們寧可不治了,也不願意接受心理治療。明明都吃了無數的藥,做過無數的檢查都沒用,他們還是要自以為是地堅持錯下去,自己懲罰自己,既受到的精神和肉體的折磨,又白花冤枉錢,真是讓人痛心不已。
有心理障礙的人還會反過來嘲笑沒有心理障礙的人,有心理障礙分明是有病,卻還自以為是,反而笑話沒有心理障礙的人不對。
愛生氣,不能自我批評、原諒別人的人,看到有人被罵了一點也不生氣,就會罵人家傻,說人家是窩囊廢。其實罵人的話都是假話,假話就等於什麼都沒有,說就和沒說一樣,一點都不生氣才是真正明智的人。被一句假話氣病氣死,到底是聰明還是傻?明明自己是個十足的大傻瓜,還有什麼資格笑話別人。
為什麼心理病人會自以為是?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懂道理,認為懂道理就是懂心理。確實心理病人都非常懂道理,尤其那些想得開、性格很開朗的人,經常給別人講道理、做思想工作的人,更加懂道理。關鍵是懂道理並不是懂心理,恰恰是不懂心理。這就是心理的奇妙性,同時也形成了人無法突破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