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的百萬富豪(1 / 1)

中國當代的百萬富豪

中國人第一次感受“百萬富豪”這個詞,應該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在根據馬克·吐溫小說改編的電影《百萬英鎊》裏,人們一飽眼福,看到了那張百萬巨鈔,100萬英鎊,全英國隻有兩張,盡管沒有人確切地知道本世紀初百萬英磅到底值多少錢,但影片中那位餐館侍者,那位服裝店老板手捧百萬大鈔時目瞪口呆、誠惶誠恐的神態,分明告訴人們,百萬英鎊就是數不盡的財富,它的持有者就是地球上的巨富。

中國對百萬富豪的統計始於1993年,這年10月,國家工商局清點出中國私營企業的百萬富豪為500名。

1994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全國私營企業進行的調查,將這個數字提高了10倍。1995年,《人民日報》披露說:“我國擁有100萬以上資產的人超過100萬人”,但這些數字並不具有權威性,當時《中華工商時報》就認為,中國的百萬富豪起碼在300萬以上。

如果以1995年的數據推斷,如今中國的百萬富豪遠遠超過1000萬人。特別是近年來,除作為百萬富豪主體的民營企業家外,一些新富階層,如金融投資者、外企中的高薪打工族、娛樂圈和體育界人士、成功的自由職業者、收藏家和炒家的人數劇增。同時,近幾年來中國經濟迅猛發展,也使富豪們財富擴張的速度達到幾何級數,因此,以數學的方式的推斷是不可信的。

盡管說不清中國百萬富豪的數字,但對他們的發展形態,社會學家們卻了如指掌。

學者們把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百萬富豪的成長曆程分為三個階段:即80年代開放商品貿易,使個體戶成為中國第一代富豪,積累了上萬乃至幾十萬元,少數人成為百萬富豪;90年代初開放生產資料領域,使更多的人從事更大規模的物資流通和企業生產,從而使中國真正產生了百萬富豪群體,其標誌是私營業主的崛起及社會核心層人士的紛紛下海;世紀之交,新經濟革命的風暴,使百萬富豪中80%以上是從事以網絡計算機為代表的高科技行業及金融行業,其中80%以上是30歲至40歲之間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