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勝利的曙光(2 / 3)

可是如果黑鷹國人得到這樣的資料,那麼棕熊國很難像曆史上一樣擋住黑鷹國人的攻擊了。

鄧陽可不想因為自己的原因導致盟軸大戰產生變化,他希望黑鷹國更加凶狠的摧殘香檳國和獅國,也希望黑鷹國和棕熊國拚搏的更加凶殘。

鄧陽會在必要的時候毫不客氣的將這些武器白白送給黑鷹國人,因為他認為,殺的越是慘烈的歐洲越是一個好歐洲,越是強大的黑鷹國就是一個好的黑鷹國,越是弱小的棕熊國越是一個好的棕熊國。

鄧陽知道,一旦黑鷹國的實力更加強大,那麼野牛國人不可能像曆史上那麼容易或者生理,而歐戰越是慘烈對於鄧陽和種花民族來說就越是一個機會。

此時種花國和敵對國正在進行慘烈的戰爭,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站出來,如果在這個時候英法等國嚴令敵人撤軍,不需要派遣陸軍,隻需要將艦隊派來走一圈,那麼敵對國人根本不敢這樣的猖狂。

但是歐米沒有來,他們認為一個衰落的種花國,和一個處在戰亂中,沒有心思發展經濟的敵對國都是最好的,一個強大的種花國是他們的噩夢,一個強大的敵對國同樣是他們的噩夢。

同時他們也不會希望種花國和敵對國停戰,因為這樣根本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野牛國人在東亞擁有大量的利益,種花國幾乎就等同於他們的經濟殖民地,但是此時的野牛國對敵對國的行為沉默應對,絲毫沒有對這場戰中有著不同的想法。

後世很多人都對抗戰之中野牛國的援助抱有感恩之心,鄧陽以前也有著這樣的想法。

對於野牛國,種花國的人民有著複雜的感情,在盟軸大戰的時候兩個國家有著合作,彼此算是同盟,隨後在七十年代雙方又處在蜜月期合力對抗已經發了瘋的老毛子。

也正是因為雙方有著很多的友誼。

但是仔細想一下,野牛國人是非常的現實主義的,隻有對他們有益他們才會和你交往,否則你即便是被砍成肉泥他也隻會默默的看著這場好戲。

國與國之間沒有仁慈,沒有婦人之仁,盟軸大戰時傳統帝國主義的末期,此時還在使用的就是叢林法則。

你強大,別人弱小那就是你的勝利。

獅國人已經作為日不落帝國近兩百年了,這兩百年之間他們不是在拚命的強大自己,而是在防止別人強大。

初戰的時候黑鷹國已經成為了即將超越獅國的國家,國家的生產總值已經超越了獅國,這對獅國來說是非常可恥的。

獅國擁有者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包括殖民地土著),擁有高達三千多萬平方千米的殖民地,收到他影響的地區,能夠被他隨意擺弄的地區更是占據世界的一半。

按理說這樣的國家工業實力將會無比強大,怎麼可能被僅僅隻有數十萬平方公裏,還沒有多少海外殖民地的黑鷹國超越,然而他就是被超越了,因為獅國數百年來已經慢慢的放棄了工業,轉而享受殖民地帶來的巨大福利。

當他們發現自己的發展錯誤的時候,這個時候黑鷹國已經成為了一個龐然大物,因此他隻能夠聯合其他的國家和黑鷹國進行抗衡,想要將其壓製。

黑鷹國的威廉皇帝,和獅國的喬治是親的表兄弟,但是在戰爭之中雙方根本沒有念及那所謂的親情。

在戰爭的後期,在黑鷹國初戰戰敗之後,他們更是提出了無比苛刻的條款,導致黑鷹國幾乎十幾年來都身處水生火熱之中。

可以說黑鷹國之所以在盟軸大戰中這麼的瘋狂,完全是因為凡爾賽條約那苛刻的停戰協議,黑鷹國人是帶著十幾年的憋屈,是帶著無限的憤怒,是帶著複仇的心思進行戰爭的。

因此在盟軸大戰之中出奇的強大。

如果不是黑鷹國的造船工業一直被獅國嚴格的控製著,那麼說不得小小的獅國海峽根本無法阻擋黑鷹國軍隊的攻擊。

不過在鄧陽看來,再怎麼說獅國都已經是一個落魄的國家,對於這樣一個國家來說,鄧陽根本沒有必要關注了,但是另外一個國家卻讓鄧陽非常的忌憚。

那就是北麵的棕熊國,此時的棕熊國看上去就是一個臃腫但是沒有力量和速度的巨人,雖然巨大但是威脅性並不是很強。

在尼古拉皇室的廢墟上重新養大的毛熊,還沒有長好他的獠牙,正式這樣野牛國才會在盟軸大戰的時候去支持他們。

但是鄧陽知道,野牛國的支援就是養料,盟軸大戰結束時搶奪的黑鷹國科學家和資料就是這隻毛熊的獠牙,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鄧陽認為棕熊國這個聯盟才是種花國,乃至於種花民族最為巨大的敵人。

數百年來,種花國的人們無時無刻不記著龍江那片廣大的區域,鄧陽也是一樣,那是一種恥辱一種永遠無法磨滅的記憶。

因此這個時候鄧陽更希望毛熊在這場戰鬥之中被剝掉獠牙,鄧陽必須搶在毛熊成為真正的凶猛巨熊之前自己成長為一頭巨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