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大收獲與大震動(3 / 3)

而且在江心洲的對岸江邊,有著十幾個隱藏的洞口,這些地道洞口都直通江邊,以很多的樹木和竹子隱藏起來。

一旦島上的敵人過多,那麼島上駐守的部隊將會立即轉移,而敵人根本不可能浪費太多的兵力長期駐紮在這裏。

與此同時為了能夠給地道中的百姓充足的營養,鄧陽已經命令那些小船進行捕魚活動。

準確的來說就是一種土製的拖網漁船,將巨大的漁網固定在船尾,使用掛輪放在江中,在船隻前進的過程中水下的漁網將所遇到的水中生物捕捉進去,然而再使用滑輪給拉上來將捕獲的獵物傾倒在船上。

“走,看看漁網的收成怎麼樣。”鄧陽看到手下的部隊正在有條不紊的將一切物資運送回去,也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捕魚的船隊上。

捕魚的船隊以三艘運沙船為主,這種運沙船估計是之前種花國一些商人的,最後被敵人繳獲了,這些船舶個頭都不小,都有三百噸左右,這樣的船使用拖網捕魚一次性的捕魚收獲也非常不錯。

不過為了盡量避免被敵人發現,這些船舶都是在夜裏出動,而且在捕魚之前還需要巡邏艇探查情況,看看是否有敵人的軍艦行動。

而且其位置也處在江心洲以西的位置,這裏距離南都城足有十裏,鄧陽他們也僅有一個地道通往這裏。

其實如果不是在南都的西邊有著敵人數萬部隊,鄧陽甚至都可以利用這個地道將人們解救出去。

但是敵人在占領南都之後有七八萬的部隊直接向著皖南撲了過去,現在鄧陽他們如果也向西走,那麼幾乎就是在找死。

同樣當初敵人進攻南都的時候是從江上和淞滬方向,以及南邊的杭洲,也就是說現在的南都四麵都已經被堵死。

所以鄧陽必須帶著人們在這裏進行戰鬥,直到獨立軍和義勇軍的部隊到來才能夠從西邊突圍出去。

否則即便鄧陽有著天大的能耐,也不可能在麵臨著四周近二十萬敵軍的包圍中衝出去。

現在他隻能夠盡量的擴充手中的力量,同時利用長江中這個時代豐富的物產保證百姓的生活。

不過當鄧陽他們來到西部洞口的時候,卻發現數百名民眾正在快速的將一筐筐的鮮魚運往地道內。

“怎麼樣?”鄧陽看著一個高高瘦瘦的男人,這個男人就是這隻捕魚船隊的指揮者。

他叫袁建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不過此時這個皮膚黝黑的漢子卻滿臉的笑容。

“軍座,您搞出來的這個東西可真是太好使了,根本不用出力,隻要開著穿往前走就能夠抓到很多的魚。”袁建華臉上滿是興奮。

他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的拖網捕魚方法,他們僅僅是開船行進了十來裏就立即返回,但是卻滿網都是鮮魚,這簡直讓他們不敢相信。

鄧陽微微一笑,這個時代長江還沒有受到任何汙染,即便是在冬季其中也有著豐富的魚類,畢竟長江是地球上的第四大河流,而九江到申城這片區域又是長江水流最為平緩的區域,因此魚類種類和數量極多。

“大約有多少?”鄧陽看著一條條活蹦亂跳大魚也一樣興奮不已,他們現在嚴重的缺少蛋白質補充,有了魚肉就讓所有的人們能夠生活的更好一點,最少能夠讓訓練中的士兵得到充足的營養補充。

“四艘船,最少也的有七八萬斤,足夠咱們吃上十天的時間。”袁建華笑著說道。

鄧陽微微點了點頭,他知道這是一種飲鴆止渴的策略,他們所能夠活動的區域也就是百裏左右的水域,像這樣大肆的捕捉,產量在數十次之後一定會大幅度的減少,恐怕這片區域要十年的時間才能夠完全恢複。

但是這個時候鄧陽根本沒有辦法進行所謂的物種保護,哪怕因此導致幾種甚至是數十種魚類的滅絕,也必須這樣做。

畢竟物種保護那是太平盛世才能夠做的事情,現在他們最主要的是活著,隻要能夠或者一切的方式都值得去做。

不過鄧陽卻不知道,他這邊所有的事情有條不紊的進行,敵人的指揮部卻炸開鍋,而且種花國的媒體現在也無比的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