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疫苗接種失敗原因分析
由於規模化養兔場戶發展迅速,兔疫苗的接種技術普及工作滯後,常出現疫苗接種失敗情況。其中最明顯的是兔瘟、巴氏、波氏3種疫苗接種的失敗多,發病率高。現舉例分析原因並提出改進措施。
1、使用聯苗不當
當前常見的聯苗有瘟、巴、波、魏四聯疫苗,瘟、巴、魏三聯疫苗和巴、波二聯疫苗。多數專家認為除巴、波二聯之外,凡多聯疫苗和兔瘟疫苗與其他相聯的疫苗,成分都較複雜,兔瘟疫苗的含量不夠,預防效果差。
改進措施:預防兔瘟病必須使用兔瘟疫苗;預防巴氏、波氏杆菌病,必須使用巴、波二聯疫苗。應當注意,兔疫苗不是聯的越多越好,也不是打1針就把幾種病都防好了。
2、預防接種的時間不當
因對3種疾病的疫苗預防程序不了解,接種疫苗的時間不當,使其預防失敗。如有的場戶在仔兔開食時就打兔瘟疫苗或巴、波二聯疫苗。也有的場戶在幼兔的90日齡注射兔瘟疫苗,還有的人將巴、波疫苗與兔瘟疫苗的兔疫期看作一樣,甚至將兔瘟疫與巴、波疫苗混合接種。
改進措施:仔兔斷乳後40-45日齡注射1次兔瘟疫苗,為初免;55-60日齡注射巴、波二聯疫苗;70日齡再注射兔瘟疫苗,為加強免疫。此後6個月注射1次兔瘟疫苗,4個月注射1次巴、波二聯疫苗。兔瘟單苗不可與巴、波二聯疫苗混合注射,必須在注射1種疫苗後,經過7天取得免疫,到第8天時,再注射另1種疫苗。兔瘟疫苗的季節性免疫期限6個月,巴、波疫苗的免疫期限為4個月,接種不能逾期。
3、接種疫苗的劑量不足
有的疫苗無瓶簽,有的瓶簽模糊;有的場戶使用疫苗不看瓶簽規定的劑量,更有的瓶簽印錯了劑量等,造成劑量不足而使接種失敗。如有個兔場注射兔瘟疫苗每兔0.2毫升,注射巴、波二聯疫苗每兔1毫升。
改進措施:兔瘟疫苗初免每兔1毫升,加強免疫每兔1.5毫升,季節性免疫每兔1.5-2.0毫升;巴、波二聯疫苗每兔2毫升。
4、接種的途徑不當
十多年前,疫苗瓶簽上都注明為“肌肉或皮下注射”2種。經過長期的預防接種實踐,證明肌肉注射對疫苗吸收快,免疫效果不到位,故後來的疫苗瓶簽都注明“皮下注射”。但現在仍有人做肌肉注射,或因注射技術水平差,把皮下注射打成了肌肉注射。
改進措施:所有兔病防預疫苗都做皮下注射,部位應選在脖頸後的皮下,注射時朝尾部方向插針。不會打皮下注射的人,好好學習了再注射。
5、接種的操作技術不合格
有的疫苗接種人員,對無菌操作意識差,曾出現這樣的情況;疫苗瓶裏缺少空氣,不好抽疫苗時,有的人把疫苗倒在茶杯或飯碗裏;兔多疫苗少,數量不夠時,有人往裏摻水,或用清水涮瓶子等,這都給接種帶來不良後果。
改進措施:在疫苗的瓶蓋上插進1個注射器針頭,使空氣進入瓶裏,疫苗就好抽了。嚴格掌握注射量,疫苗不足時購買後補打,決不可摻水或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