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第1課

教學目的與要求

1. 能聽懂會說Hello!和Hello!I’m Peter. 並可相互打招呼,自我介紹。要求模仿正確,語調自然。

2. 能聽懂Stand up, Please.? Sit down,please. 並作出相應動作。

3. 學唱Hello!歌。

教學步驟與方法建議

一、組織教學

教師熱情地向學生打招呼說,“Hello,class. 同學們好。”利用書前第一幅畫,說“Welcome to English!歡迎大家學英語!”

上課鈴響後,教師說Class begins. 並用中文說“上課。”利用雙手手勢示意學生起立,同時幫助學生一起說Stand up. 然後親切地對學生說,“Hello, boys and girls!同學們好!”並幫助學生回答說Hello,teacher!再示意學生坐下,說 Sit down, please. 可重複2—3遍,使學生初步理解會做。以後每次上課時都這麼做,逐步過渡到隻說英語,不說或少說漢語。

二、介紹新語言項目與練習方法

先學說數字one。借助手勢與眼神使學生聽懂Lesson One。因為第一次,也可說中文“第一課”。再重複Lesson One。

1. 教師先向全班招呼說Hello!再走向各行或個人,不斷用Hello!向他們打招呼,借助手勢與表情,幫助學生理解意思。可先讓學生猜猜意思,必要時用中文說明。

2. 學生明白意思後,靜聽教師示範發音,注意教師口形變化。教師重複幾遍,必要時可以放慢速度,誇大口形,讓學生聽清聽準,先不急於模仿。再聽錄音,要求學生認真模仿錄音中的語音語調。不要說成中文的“哈嘍”。可分層次即全班,半班,各排,各行,個人模仿跟讀。

可相互評比,看誰模仿得最準確,聘他/她為“小先生”。讓這些小先生多示範,其他人跟說。以後教其他新語言項目時,可用同樣辦法幫助教學。利用學生聽覺敏銳,模仿力強這個特點。有時學生模仿得比教師還好。教師應承認這一點,並鼓勵他們大膽開口。

3. 學說I’m Peter. 教師先向全班招呼說“Hello!你們好!”接著自我介紹I’m……. 2—3遍,並用漢語說:我是×××。再借助圖片或投影片,幫助學生說Peter,Li Yan. 也可指著教室內的學生,用帶英語調的漢語說其名字,使學生明了, Peter, Li Yan是人名。教師示範領讀幾遍I’m,注意發音;再放錄音,讓學生跟著說。觀察學生的口形,在發完[aim]時,一定閉著雙唇,否則很可能發成了[n]這個音。然後用連鎖操練法(即一個緊接一個地)進行師生間,學生間的問候與介紹。

三、興趣活動

1. 聽聽做做。

老師借助手勢說Stand up, please. 示意學生起立。然後由教師說,學生做出反應。

2. 凡聽到老師說 Mimi says,“Stand up,please. ”學生就起立。如果老師沒有說Mimi says,就不能起立,有的學生起立了就算錯。為了增加遊戲的興趣性,競爭性,兩種方法可以交替進行,也可開展小組間的競賽活動。

3. 學唱 Hello!聽兩遍歌曲錄音。先幫助理解歌詞大意,模仿說Let’s Play.? Let’s sing. 再分句學唱,接著隨錄音學唱整首歌。可按節奏拍手唱,還可分男女生輪流唱。

整個課上,要隨時用英語及手勢表揚鼓勵說得好的或有進步的學生。本課擬用Good(第三課中出現)這個詞,也可作為教學上打埋伏。

四、課堂練習與家庭作業

1. 要求學生多聽錄音,盡量模仿。這是每課的基本作業,今後不一定都列出。

2. 練習用Hello!與別人打招呼,並用I’m……. 作自我介紹。下一堂課時教師可以進行檢查。

可參照書中所附的“常見英美姓名表”,為每個學生選取一個英語名字,並用來作自我介紹,今後課上也可這樣稱呼學生。

3. Wb中練習1:聽音,標號並跟錄音模仿說。

錄音內容:

1)Hello!I’m Liu Qing.? Hello!I’m Li Ping.

2)Stand up.

3) Sit down, Please.

第2課

?教學目的與要求

?1. 能聽懂會說 Hi!I’m Yang Mins. Glad to meet you. Bye-bye!Bye!

2. 能聽懂會說單詞 head, face,nose。

3. 能聽懂 Touch your nose/head/……. 並做出相應的動作。

4. 學唱 Glad to meet you。

教學步驟與方法建議

一、組織教學

1. 師生問候。(參考第一單元第1課)

2. 唱 Hello!可采用跟隨錄音唱,師生共唱,伴以拍手,握手等動作。

從本課起,課堂教學一般都可分為5個步驟:

1. 複習(Revision),2. 介紹新語言項目(Presentation),3. 操練(Drill),4. 練習(Practice), 5. 鞏固(Consolidation)(本課知識的歸納小結性練習,做課堂練習,課堂作業,或留家庭作業等)。實際教學中不便機械地區分5個步驟,因此本教參按具體情況介紹方法與步驟。

二、複習

1. 教師與學生依次握手,相互招呼:

Hello!接著讓(同桌)同學用hello打招呼。

2. 教師與學生依次招呼,自我介紹。

T:Hello!I’m……

S:Hello!I’m…… 最好用前一課上教師給選的英文名字。然後同桌兩人操練,可讓全班同時進行,也可部分同學依次進行。

三、介紹新語言項目與練習方法

先學說數字two,然後練說one,two。利用手勢及 one,Lesson One,使學生聽懂 Lesson Two。

A. 會話教學

1. 複習 Hello, I’m……. 時,教師可用 Hi招呼: Hi, I’m(用自己的名字)。告訴學生可以兩者選用。接著依次與幾位學生打招呼:Hi,I’m……. 演示幾遍。(美國人用Hi多些,英國人用Hello多些。)

2. 讓學生聽三遍會話錄音,看掛圖,教師配以手勢與表情,幫助學生理解,模仿。然後學生間兩人一組練習,或一人站起,與別的同學招呼Hello/Hi,I’m……. 另一人作答。

3. 學說Glad to meet you. 教師先示範2—3遍:

T(教師): Hi, I’m…….

S(學生): Hi, I’m…….

T: Glad? to? meet you. 見到你很高興。

S(教師幫助學生回答):Glad to meet you. 幫助學生理解意思。然後讓學生練說,可用由後往前反串的辦法,如:

T:you ?????????????? S:you

T:meet you?????????? S: meet? you

T:to? meet? you ???? S: to? meet? you

T: Glad to meet you.

S: Glad to meet you.

再聽錄音分句跟讀,提醒學生不要加音說[g+>l$d]方言幹擾嚴重的,可作一定提醒。例如,有的地區[l],[n]都讀成[l],會把[nais]讀成[lais](虱子),鬧出笑話或誤會。句中的不完全爆破等,不必苛求。

4. 師生對話示範,然後把全班分成兩大組,一組問,一組答;再讓同桌兩人或四人小組進行操練。

5. 學唱Glad to meet you. 方法同第一課,學會後可根據節拍和內容,配上動作,如舉手招呼,互相握手等,邊唱邊演。

6. 學說道別語Bye-bye/Bye!注意發好[ai]音,防止說成“白白”。可將前麵所學內容,聯係起來作綜合練習,例如找幾個學生到前邊作對話,分手時說Bye-bye/Bye.

B. 詞彙教學

1. 教師出示head的圖片,示範發音。然後分層次練說。所謂“分層次”,即前麵說過的師生間,學生間,全班,半班,小組,個人等形式。下同。

注意,不要把[e]發成[ai],如[hed]不能讀成[haid]。

2. 教師可借助動作和表情,比如,指著自己的頭說: my head,親切地指著學生的頭說your head,讓學生領會意思。

3. 用同樣方法教face,nose。要發好face的[ei]音。nose不能讀成[n+us],因為教師讀[n+uz]時,後排的同學易聽成[n+us],集體說這詞時,部分同學發[s]也不易聽出。

4. 用連鎖的形式(即鄰座的同學一個緊接一個)讓學生看圖說:head,face,nose,以便了解學生的發音情況。

四、興趣活動

1. 教師發出指令:Touch your head/face/nose,Please. 學生觸摸自己的頭/臉/鼻。口令的意思可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也可借助動作和表情,讓學生猜出。方法還可參見上一課。

2. 可開展分組競賽,每次叫一橫排的學生參加,如做錯或表現得不知所措,教師便說Out,Please. 該生便不能繼續參加。動作要快而準,堅持到最後的就算贏。

五、課堂練習與家庭作業

1. 結合Wb的內容,聽錄音,模仿學說。可穿插在新授中。

2. 課後用所學的話與同學交談。

3. Wb中練習1:聽音連線

錄音內容:

1)Hello!I’m Wang Yang. HI!I’m Zhang Ning.

(將左中圖與右1相連)

2)Hi!Glad to meet you. Glad to meet you.

(將左上圖與右2相連)

3) Goodbye, Wang Yang.? Bye-bye. (將左下圖與右3相連)

第3課

?教學目的與要求

?1. 能聽懂會說My name is Wu Ping. Your name, please? Good bye, Miss Wu.

2. 能聽懂會說單詞? eye, mouth,ear。

3. 能聽懂 Touch your ear/eye/……. 並作出相應動作。

教學步驟與方法建議

一、組織教學

1. 師生問候,交談。(參考第1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