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道師
為什麼要出這樣一本“中小創業者”的書?
當今社會雖然是一個移動閱讀高速發展的時代,但我還是習慣周末的時候去書店看書。當然,這個所謂的“看書”指的是走馬觀燈似的瀏覽,通過在實體書店走一圈兒基本上就對當前的圖書市場有一個大概的了解,能比較客觀地獲悉現在的中國年輕人在看一些什麼樣的書籍。
為什麼我這裏特意提到年輕人,因為我一直認為當前的這批80後和90後是中國的未來,是中國能否躋身世界強者之林的關鍵所在,他們看什麼書、接受什麼訊息、被何種信息改造他們的大腦,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年輕人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塑造會影響到中國未來的發展。
所以,年輕人看什麼書籍,一直是我所關心的(寫到這裏我又感覺到我上升到青年導師李開複或者國家總理李克強的高度了)。
我在西單圖書大廈、中關村圖書大廈、王府井圖書大廈多次流連,發現年輕人非常喜歡看一些知名人物傳記或者人物故事的書籍,其中喬布斯、柳傳誌、巴菲特、馬雲、李彥宏、史玉柱等讓我們高山仰止的大佬尤其火爆。
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喬布斯、比爾·蓋茨、馬雲的成功故事到底對年輕人有多大幫助?我個人認為,基本幫助不大。喬布斯、馬雲等人的故事對年輕人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舞,他們創業的心酸和曆程值得我們佩服,但未必值得我們在實質意義上去學習。
這些人的故事是“真實”的,卻又是“虛假”的。真實的一方麵是,因為他們確確實實通過他們的天才大腦和努力,締造了一番豐功偉績;虛假的一方麵是,因為他們這些人畢竟是1萬個甚至1億個人裏麵隻能出來一個的,這些人近乎“神”,年輕人學習他們,失敗的幾率反而更大。
當前的中國,因為政策環境的放鬆和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創業的門檻和條件大幅度降低。在三中全會後,更是開始逐步取消某些領域企業注冊資金的限製,毫不誇張地說現在是一個人人都可以創業的時代。
那麼,中國真實的創業環境是什麼樣的呢?
或許,年輕人們認為,創業,尤其是互聯網創業就是“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但是,實際上通過我們對一百多位中小創業者的采訪以及跟蹤,創業實際上是“起早貪黑,如履薄冰,而且大部創業者會以失敗告終。那天下午夕陽下的奔跑,那是創業者逝去的青春”。
馬雲和李彥宏畢竟是少數,他們隻是中國創業群體的一部分,但不是大部分,他們的創業故事很難代表中國互聯網真實的創業結果。除了馬雲、李彥宏、馬化騰等人以外,中國還有上千萬的創業者,他們才是真正構成中國經濟的基礎,他們是被長期忽略的群體,但他們真的是年輕人最應該關注、最應該學習、最應該借鑒的。
就此,速途網把長期采訪跟蹤過的100位中小創業者的故事用“一本書”原汁原味地給大家呈現出來。說“原汁原味”是因為,我們不僅僅光寫成功的,失敗的創業者也寫了進去,他們的創業故事同樣值得我們尊重和借鑒。
這裏麵,有3個大學生畢業後投資5萬元創辦“X工廠”網站,每天吃白菜饅頭度日的故事,也有一開始就拿著數百萬風投但因不懂市場而深陷困局的創業故事,同時也有幾度創業失敗東山再起的故事,更有拿著豐厚的薪水打破鐵飯碗出走自立門戶的故事……總之,這些人是中國最真實的互聯網創業群體,他們的創業經驗和故事是真正值得我們廣大年輕人和大學生所借鑒參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