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裏坐了鄰居老吳家一家四口,老吳家一子一女都在念初中,很不幸,過去幾年二人的班主任有一屆就是陳母,可想而知他們心裏的怨氣有多大,所以有一些俗話不是沒有道理的,最好不要上熟人的課程,因為除了會很尷尬以為還會遇到更多的麻煩事,例如熟人告密,熟人拿著監護人給的尚方寶劍可以隨意的處罰。老吳的兒子大,今年上初三,一臉驕傲中帶著嫌棄的樣子,口中念念有詞的科普吃燒烤的危害,什麼致癌物質,什麼炭火有點不衛生,容易在表皮生成什麼碳化物,一邊不停的吃燒烤。鄰居家的女兒今年上初二,倒是沒有多話,隻是好動。都說女孩比男孩早熟,這個女孩子顯然就懂得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
陳渝從屋子裏出來時端著一盤小點心,右手提著一箱飲料,燒烤用的醬料和蘸醬吃多了都會油膩和膩歪,用易消化的點心和去火的飲料都可以解膩。
“這是什麼新型的飲料嗎?口感挺好的,怎麼跟我們小時候在山上摘得紫果差不多。”老吳是個厚道人,兩家人做了十年鄰居,都十分相熟。
“這叫奇異果,就是用紫果製作的飲料,是剛剛上市不久的飲料,生產地就在陽城,是本地一家公司生產的。”他解釋給鄰居聽。
兩個人討論了一下飲料的原料和這家公司,像老吳一樣老爹那一代的人,都已經快步入中老年,人老了就喜歡懷舊,突然找到小時候特別喜歡的水果的味道,難免有些興奮的回憶起往事,陳父和老吳說到那個年代每個人都要下田裏去耕作,每天放學後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卷起褲管走下田道,如果運氣好還能抓到田雞、鱔魚、鷺鷥、蝌蚪等小動物,有一些是可以吃的,有一些就是熊孩子拿來玩的,那時候村子裏的老家每家每戶都築有一個巨大的爐灶,也稱為地灶,下麵燒火,上麵放著一口兩個人合抱的大鍋,一口鐵鏟,每天就靠著這個爐灶來燒飯做菜,煙囪就通向屋頂,每當中午傍晚時分,整個村子的煙囪就會冒出做飯燒柴火的煙。那個年代哪有什麼好東西吃,摘點番薯葉,回家幹炒幾下,就是一盤菜,老吳他們小時候吃不飽,就一群小夥伴成群結隊的去遛彎,去爬山,去湖邊轉悠,山上的野果、湖裏的魚、山澗的野雞全都是他們饑餓時果腹的美味。
九點,送走了鄰居,老陳在院子門口感傷逝去那些時光的時候,就看到一個中年人,騎著一輛破舊的摩托車一路溜著彎,扭著開到自己麵前,打死老陳也不相信,眼前這個打扮像個農民其實就是一個農民的人就是那家新興的奇異樂園的公司的總經理,他問你找誰,農民回答我找陳小先生,受委托要把一份授權文件和一份合同帶過來。
兩個人抵達後院,後院正擺好一個私家茶座,幾張藤椅,一張茶座,滾燙的泉水還有沁人心脾的茶水剛剛添好,就在秋日的矮樹旁,愜意的享受和親人飲茶,這就是生活。陳母已經和林箐箐坐在一邊,陳渝坐在茶幾旁,動手點茶,茶幾上放著幹果和小點心,而剩下兩張椅子顯然就是等著他們二人。
“都坐,請。”身為院子的小主人和添茶人,他要主動邀請在座的人喝茶,這是傳統約定成俗下來的習慣,陳渝也早就習慣。都說南喝綠,北喝花,其實就是一個習慣的問題,南方人喜歡品茶,一壺茶能斟酌一個下午,無論是請客吃飯還是招待親朋好友,都是一壺好茶,送人禮物要送茶,請師傅開工要請茶,逢年過節親朋好友要請茶,出門做客也送茶,茶文化滲透在南方人的生活習慣中,當然我說的這些比較誇張的茶文化其實是存在的,在嗜茶如命的地方,這些行為都是司空慣見。北喝花,又被稱為牛飲法,用茶製的花草類飲品直接用水壺大碗蓋等開水衝飲,省時間,不麻煩,不用一群人圍著茶座討論事情。
陳渝和父母都愛喝茶,陳父陳母獨愛簡單便宜的青茶、綠茶,陳渝則喜歡紅茶,紅茶甘中帶清,雖澀不苦,滿口生津。
陳渝泡的這壺,用的是絕大多數人都能接受的綠茶,他並不會什麼茶道,隻是經驗多了,自然能泡出一手好茶,茶湯中帶著淡淡的綠意,清澈可見,隻有細微的懸浮物和沉澱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