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我已經全副武裝,穿好了安全帶,戴上了頭盔,教練在我的身後,讓我重心向前往前跑,此時感覺後麵有個力量拽著我,不久雙腳就騰空了,第一次體會了無動力飛翔的感覺。
教練之前就問過我是否可以做複雜動作,我說可以試試。可沒想到教練起飛不久就直接來了好幾個360度翻轉,差點把我晃吐,但是相當刺激。
我們不能像雄鷹一樣飛翔山川,我們的雙翼已經收攏、退化、遁而不見,而此刻我似乎尋找到了那消失已久的翅膀。禦風而行,身體隨著氣流傾斜、漂移。十分鍾後我產生了暈眩感,但這種不適更增加了飛翔的真實性。
田野和村莊就在身體的正下方,可以清晰看到費瓦湖的環湖公路,像一條飄帶蜿蜒在湖邊,成片的稻田分成不同的色塊,很有構成感。我一直交替在用兩台分別裝了廣角和長焦鏡頭的單反相機拍攝,還不時和飛在我下方拿著自拍杆的朋友打招呼,很難想象這一切都是在空中完成的。在空中唯一不可控的事情是,一直在擔心如果吐的話怎麼辦,那些東西會飄向什麼方向。
加德滿都的一天,通常從熙熙攘攘的宗教活動開始,而無論對於本地人還是外來者,加德滿都穀地都是一個靈修的天堂。大地震7個多禮拜後,加德滿都穀地重新向遊客開放,尼泊爾政府希望,外國遊客能重新回到尼泊爾。
桑冉庫特的山穀麗影Sarangkot
博卡拉不僅僅是個絕佳的腐敗地,同時也是多條徒步路線的起點和終點,小到三天的去Poonhill看日出,大到14天的環Annapurna的路線。
在尼泊爾的書店裏都有非常詳細的徒步地圖出售,徒步向導也很容易找到。據說在博卡拉街頭如果有十個人與你打招呼,有七個一定是向導(Guide),兩個是背夫(Porter),最後一個是經營向導的中介。一張地圖,一個向導,就能輕鬆地完成徒步,如果背包和攝影器材太重,還可以請背夫。
我們選擇了一條很簡單的兩天的徒步路線:從Sarangkot沿山間小路徒步到Dumpus,這兩個地方都是看日出的勝地。
Sarangkot位於博卡拉的西北方,海拔1592米,也是看日出的勝地。體力好的人可由博卡拉湖邊小路徒步而上,約三四個小時可到山頂。也可先搭車到市區北方的BindeBasiniTemple,下車後沿著柏油路往山上走,一個多小時也可到達。我們屬於懶人,早上直接搭出租車到階梯底端下車,再爬二十分鍾階梯就到了。
摸黑登上一座小山的山頂,這裏已經聚集了不少人,晨光先是打亮了遠處的山尖,再逐漸照亮下方的整個山穀。加德滿都穀地是山口稠密的地區,但是都沒有太高的建築,密集的村莊掩映在茂密的植被中,華麗麗展現於眼前。
尼泊爾的徒步旅遊業很發達,據我們的向導說,從70年代開始,就有國外背包客經常來安納普爾娜地區徒步了。的確,在一些成熟的徒步路線上,路標都很清楚,而且每隔大約半個小時的路程,山間就有可供徒步者休息的飲食店和小旅館,店裏能做地道的西餐,菜單都是英文。徒步者可以根據自身體力情況安排徒步時間的長短,每天都能到達客棧休息,幾乎每家客棧的陽台都是看雪山的好地方,可以喝著咖啡看,吃著咖哩飯看,躺著看,坐著看,倒立看,直至看到審美疲勞。
徒步旅行是感受這個國度最好的方式,你會與頭頂竹筐的婦人們擦肩而過,也會在孩童們的簇擁中宛然而笑。艱辛跋涉的回報是隨處享受熱情的笑臉和問候:“Namaste(你好)!”還有近距離的雪山、近距離的河、近距離的尼泊爾人的生活,隨著腳下石板路的延伸,你會對這個山地民族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