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行業職業道德規範(2)(1 / 3)

對每一個從業人員來講,熱愛集體具體體現在對本職工作的熱愛。熱愛本職工作是工業從業人員以正確的態度對待職業勞動,增強本職工作的職業情感,這是對從業人員的起碼要求。在我們的社會裏,不同行業和職業都是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各項工作都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的齒輪和螺絲釘,它們互相聯係、互相依賴,構成社會生活的有機整體。

職業差別隻是社會分工的不同,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任何一種職業都客觀地承擔著一定的職業責任,社會通過分工把社會責任和義務賦予每個職業勞動者。一個人一旦愛上了自己的職業,他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職業活動中去,從而激發起高度的勞動熱情和聰明才智,為集體乃至國家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在現代工業社會,熱愛集體還體現在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積極參加管理。工業企業大多是以生產經營為中心的組織,無論是國有企業中的從業人員,還是民營企業中的從業人員,都既是生產勞動者又是企業和社會的主人,應當以主人翁態度關心企業,以主人翁態度對待自己所從事的職業,以企業的興衰為榮辱,積極參加企業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為企業的興旺發達貢獻聰明才智。

(2)團結協作、顧全大局,增強精誠合作的團隊精神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生產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職業分工也越來越細,生產過程中的協作關係就顯得越來越重要,這就要求從業人員必須加強團結協作、顧全大局。團結協作、顧全大局是處理職業團體內部人與人之間及與協作單位之間關係的道德規範。為了向社會提供優質高效的產品,為了事業的進步和發展,勞動者之間和協作單位之間隨時應該互相鼓勵、支持和援助,這就是團結協作、共同奮鬥的過程,這是一種在共同利益、共同目標下進行的相互促進的活動,是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的重要內容。

團結協作、共同奮鬥的團隊精神是職業活動獲得成功的重要保證。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使勞動過程更加趨於專業化、社會化。任何一種商品都不是也不可能是一個生產者能夠生產出來的,這就更需要集體的智慧和力量,需要相互協作、互相幫助、共同奮鬥。沒有這種整個社會的團結協作、共同奮鬥,人類文明的任何一點進步都是不可能的。另外,團結協作、顧全大局與我們社會主義道德精髓——集體主義精神是一致的。集體主義原則要求我們在處理問題時要顧全大局、團結協作,共同奮鬥是集體主義原則在職業活動中的具體體現。

加強團結協作需要每個從業人員具有較強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主動與他人配合,共同完成生產任務。對於每個勞動者來說,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固然需要個人的努力奮鬥,但也少不了其他同事的幫助和協作。個人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所以在實際生產中,要樹立合作共事的觀念,尊重別人的意見和勞動成果,對生產中的疑難問題互相切磋,相互探討,共同研究解決,不能因見解不一、觀點不同而傷害對方,影響團結,切不可在生產中斤斤計較、互相扯皮,影響任務的完成。當然在顧大局、識大體、自覺維護團結的同時,也要反對不講原則、一團和氣,對於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應及時指出,及時製止,隻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各項事業的順利進行。

(3)艱苦奮鬥、勤儉節約,養成良好的品德素質和行為習慣

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既是指一種艱苦樸素的工作精神和生活作風,也是良好品德素質和行為習慣的體現。由於當前我國還處於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人口多、底子薄、經濟實力不強,且我們的現代化建設起步晚、困難多,這就更需要我們勤儉節約、勤儉辦廠、勤儉辦一切事業。特別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節約原材料、降低成本能使企業在市場激烈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從這層意義上說,勤儉節約關係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從社會的發展和企業的生存來講,每一個從業人員的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是一種良好職業道德素質的體現。對每一個從業人員自身的發展來講,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便是一種有利於自身生存和事業成功的良好生活習慣。作為在校學生,養成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有利於在學習、生活上保持旺盛的精力,因為如果一個人過分追求生活享受,勢必就會分散精力、影響學習,正如古人所言:“成由勤儉敗由奢”。誠然,艱苦奮鬥也不是要我們挨餓受凍、勒緊褲帶過日子,而是要我們厲行節約,不要鋪張浪費,不貪圖安逸、好逸惡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