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巴基斯坦各級法院都聘用女法官。受過高等教育、樂意從事司法工作的婦女越來越多,據巴基斯坦發行量很大的英文版《新聞報》經濟欄主編拉什卡爾說。“她們一直在努力奮鬥,以求在男性獨領風騷的司法(包括民事法和刑事法)領域生存下去。這種職業如今很受女大學生的青睞。考法學院的女生越來越多。”
現在巴基斯坦的各行各業都有婦女的身影:女科學家、女工程師、女畫藝師、女建築師,計算機領域也不乏女專家。如今巴基斯坦最世界上少數幾個有女民航駕駛員的國家之一。正在討論之中的巴基斯坦憲法修正案將恢複國民議會中的20個婦女專有席位和四個省政府裏的23個婦女席位。由婦女地位委員會提出的、因為實行緊急狀態法而一直被束之高閣的內容廣泛的改革建議現已付諸實施。對婦女參加體育比賽的限製是首批被取消的限製之一,現在巴基斯坦已成立了幾個女運動隊準備參加國內和國際比賽。
一項旨在改善對廣大婦女的教育、醫療保健和社會服務的五年社會行動計劃也在實施之中。該計劃的重點是普及初級教育,其對象首先是農村的女孩子。其目標是將農村小學女生入學率從53%增加到81%。成年婦女的掃盲也被列入議事日程。通過各種教育形式可使識字婦女從25%增加到40%。
在衛生保健方麵,婦女也是關心的重點,政府的目標是將嬰兒死亡率從86/1000降到65/1000。與此同時,產婦的死亡率將從目前的3/1000減少到1.5/1000。因此,婦女的預期壽命可望從61.2歲增加到63.3歲。
1995年9月在北京召開的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是90年代舉行的有關婦女問題全球會議中十分關鍵的一環。巴基斯坦貝·布托政府對這次大會十分支持。1994年2月3日,巴基斯坦全國婦女協會主席宣布,巴基斯坦將參加1995年在北京舉行的主題為“平等、發展、和平”的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
貝·布托為使社會現代化,為使巴基斯坦的婦女走到與男子平等的舞台,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在這個宗教影響和傳統勢力根深蒂固的國度裏,她能采取的行動畢竟是有限的。為了社會的穩定,貝·布托不得不同統治這個國家的強大的保守勢力達成某種妥協。例如,貝·布托本人為了遵守伊斯蘭教規,獲得絕大多數國民的支持與認同,在公開場合總是戴頭巾,並避免同男性握手。這是她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映了巴基斯坦社會的現實狀況,同時,這也是與婦女在當今世界上所處的地位相吻合的。
在當今變動的世界中,人口、教育、家庭、兒童、老齡等社會性問題仍在困擾著人類的進步和發展,而婦女又是解決這些社會問題的重要變量。盡管世界上的女性多於男性;盡管早在上個世紀40年代西方國家就出現了婦女爭取政治平等權利的萌芽;盡管占世界人口一半的婦女承擔了世界2/3的工作,但今天的婦女在許多領域的狀況並不能令人滿意。各國議會中,女性議員和男性議員的比例是1比9,而且近幾年世界女性議員在議會中的比例還呈下降趨勢,由1975年的12.5%下降為1993年的10.1%。
目前世界上約有150個國家有女議員,但女性議員在各國議會中所占比例極不平衡,差異很大。其中女議員占議員總數10%以下的有98個國家,占10一20%的有40個國家,20一30%的個國家,30一50%的5個國家(丹麥33%、瑞典33.5%、芬蘭39%、挪威35.8%、塞舌爾45.8%),中國占21%。非洲的塞舌爾女議員占議員總數的比例榮居世界榜首,北歐國家的女議員在議會中所占的比例也較高。令人感到吃驚的是,發展中國家女性議員占議員總數的比例高於工業發達國家的比例,分別為12%和9%。
但另一方麵,迄今世界上還有幾十個國家的議會竟無一名女性,婦女爭取與男性平等的權利與地位的鬥爭還任重而道遠。
無論怎樣衡量,貝·布托作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女總理和伊斯蘭世界的第一位女總理,在世界婦女運動上都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在她之後,伊斯蘭世界又湧現出兩名女傑:卡莉達·齊亞1991年當選孟加拉國總理,奇萊爾1993年出任土耳其總理。由於有了貝·布托這位傑出女性的巨大成功,可以預見,今後無論在巴基斯坦還是在伊斯蘭世界乃至全世界,婦女在爭取與男性平等的權利和地位的事業上都會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