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戰爭與和平(2 / 3)

12月2日,在克什米爾南部城市查謨附近的邊界地區,印度和巴基斯坦軍隊相互交火,至少有4人喪生。此後交火事件時斷時續,但沒有引發大規模武裝衝突。

12月27日,巴基斯坦關閉印度在卡拉奇的總領事館。貝·布托總理稱這一決定是“令人不快的”,但為了國家安全而不得不做出這一決定。貝·布托在卡拉奇向一群學生演講時說,巴基斯坦政府有“無可辯駁的”證據可以證明印度領事館卷入了卡拉奇的“恐怖”活動。貝·布托說,幾名被捕的恐怖主義分子已經承認他們在印度受過訓練。她說,“恐怖主義”必將迫使巴基斯坦放棄它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立場。

印度對巴基斯坦的決定提出了抗議。印度指責巴基斯坦因自己未能控製卡拉奇的暴力活動而關閉印度在這個港口城市的領事館的做法。印度外交國務部長古南丹·拉爾·巴蒂亞說,巴基斯坦的這種舉動“違背了所有的外交準則”。他說印度再三提出與巴基斯坦舉行會談,以解決包括克什米爾問題在內的所有爭端。“盡管巴基斯坦最近采取了這樣的行動,但是我們的態度將不會改變。”

印巴兩國在爭吵中度過了1994年。然而,進入1995年,兩國的關係仍難以平靜。

新年伊始,l月15日,印度政府便要求巴基斯坦在一個月之內從駐新德裏使館撤走15名外交人員。巴基斯坦認為,印度此舉是為了報複巴基斯坦在1994年年底,以印方涉嫌卡拉奇恐怖活動為由下令關閉印度駐卡拉奇總領事館。

進入1995年,卡拉奇的恐怖流血事件日益增多,並不斷升級。對這一係列暴力事件,貝·布托和巴基斯坦其它高級官員指責印度是插手恐怖活動的勢力之一。貝·布托在3月11日說:“我們抓住了一些人,這些人都在國外受過訓練。”她指的顯然是印度。

印巴兩國圍繞克什米爾問題的爭端,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人們擔心這場爭端引發第四次印巴戰爭,給南亞的局勢帶來更大的震蕩。英美等國參與了調解印巴矛盾的活動。1995年剛一開始,英美便在製止印巴滑向對抗方麵做出了努力。

l月9日,英國外交大臣道格拉斯·赫德在伊斯蘭堡呼籲印度和巴基斯坦以和平方式解決克什米爾問題。他在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說:“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應就克什米爾問題進行對話,隻有采取政治的而非暴力的方式並停止一切外部力量對暴力活動的支持,才是解決克什米爾問題的途徑。”他還強調應該派國際觀察員進入克什米爾地區。

l月15日,貝·布托總理在伊斯蘭堡會見了來訪的美國國防部長威廉·佩裏。佩裏聽取了貝·布托對當前印控克什米爾局勢的介紹。針對貝·布托要求美國為解決克什米爾問題發揮更大作用的建議,佩裏向貝·布托保證美國將公正和公平地處理它與巴基斯坦和印度的關係。6月24日,美國駐印度大使及五名美國高級外交官抵達克什米爾,進行為期四天的訪問,以使掌握有關克什米爾問題的第一手材料,評估居間調停的可能性。

然而,印巴雙方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立場是難以彌合的。印度總理拉奧對國人說:“不管有還是沒有巴基斯坦,克什米爾總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貝·布托則反唇相譏,她說:“從地理和政治上講,巴基斯坦如果沒有克什米爾就是不完整的。”

印巴兩國人民在經曆了三次戰爭之後,都渴望和平,希望克什米爾問題能夠得到和平解決。

1995年2月23日,印一巴和平與民主人民論壇發起召開民間討論會,來自兩國的2000名新聞界、學術界、文藝界、醫務界、律師組織及促進和平與和睦事業組織的人士參加了為期兩天的會議。會議呼籲印巴兩國政府結束“對抗政治”,采取積極步驟促進查謨7—克什米爾地區實際控製線兩邊的和平,並在這一地區建立民主進程。會議認為,雙邊爭端不應訴諸武力。兩國應共同努力,“均衡裁減常規部隊”,增加雙方在上述地區兵力的“透明度”。

克什米爾呼喚和平。然而,印巴雙方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深刻而複雜的矛盾,難以在短時期內彌和。盡管兩國政府和人民都有和平的願望,但事物的發展卻是不以人們的意誌為轉移的。

1995年5月,印巴兩國圍繞克什米爾問題,爭端再起,關係又趨緊張。

5月11日黎明,在印占克什米爾聖城沙拉爾謝裏夫,印軍同要求克什米爾從印度統治下獨立的穆斯林分離主義者之間再次發生了大規模流血衝突。在激烈的衝突中,克什米爾最神聖的地方之一謝赫·努爾丁·瓦利聖寺被大火焚燒,受到嚴重毀壞。謝赫·努爾丁·瓦利是克什米爾的守護神,它受到居住在克什米爾的所有居民包括穆斯林、印度教徒和錫克教徒的尊崇。因此,已有650年曆史的謝赫·努爾丁·瓦利聖寺被毀,觸動了克什米爾最敏感的神經,激起了各方的強烈反應,並再次引發印巴兩國間的緊張關係。

事件發生後,巴基斯坦政府嚴厲譴責印度毀壞聖寺的行徑。巴基斯坦外交部在一項聲明中說:“巴基斯坦政府譴責這種有意公開侮辱全世界穆斯林良心的瀆聖行徑。”聲明敦促印度政府“結束在被占克什米爾的鎮壓行徑,撤走其規模巨大的占領軍,允許克什米爾人民享有聯合國決議所保證的決定自己的未來的權利。”在巴基斯坦各地和克什米爾巴方控製區,憤怒的穆斯林群眾舉行了抗議活動。

印度政府在事發後指責巴基斯坦策劃了毀壞聖寺的事件,並警告巴基斯坦不要幹涉印度的內政。印度內政國務部長皮洛特說,如果伊斯蘭堡不停止支持克什米爾鬧分裂的遊擊隊,就對巴基斯坦采取報複行動。針對穆斯林分離主義組織揚言要對印度城市發動城市遊擊戰以報複聖寺被毀,印度政府加強了其與巴基斯坦邊界的警戒,並說它有能力反擊穆斯林分離主義滲透者對印度的任何恐怖主義襲擊。

5月13日,針對印度內政國務部長皮洛特對巴基斯坦發出的含蓄的戰爭威脅,巴基斯坦政府呼籲聯合國所有成員國對印度施加壓力,以製止其對伊斯蘭堡發出戰爭威脅,並使其在處理有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問題上表現出克製態度。巴基斯坦外交部長艾哈邁德·阿裏在伊斯蘭堡對記者說:“請敦促印度不要對巴基斯坦發出戰爭威脅,敦促它保護宗教聖地並保證克什米爾人民的人權。”阿裏說,皮洛特最近發表的“非常不負責任的講話破壞了這一地區的政治和安全氣氛”,“印度領導人每當自己的如意算盤破產時,就開始對巴基斯坦進行威脅,這已經成了他們長期以來的慣用伎倆”。巴基斯坦不得不認真對待印度發出的戰爭威脅。

事件發生後,盡管印度當局在印占克什米爾首府斯利那加實行了戒嚴,但一些好鬥的穆斯林不顧嚴厲的戒嚴令,同印度保安部隊繼續發生衝突。5月14日,在斯利那加的至少8個地點仍有成群的人朝保安部隊投擲石塊,局勢仍很混亂。查謨和克什米爾邦政府發言人說:“克什米爾穀地的氣氛令人痛心。”

謝赫·努爾丁·瓦利聖寺被毀事件也在印度國內引起強烈震動。在5月15日舉行的議會會議上,印度反對黨因拉奧總理未能阻止在克什米爾發生的聖寺被毀事件而一致要求拉奧總理引咎辭職。反對黨指責拉奧總理把克什米爾穆斯林反政府活動處理得一團糟。他們還要求對拉奧政府進行不信任投票。

印巴兩國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爭端,近年來已主要集中在印占克什米爾地區穆斯林群眾爭取從印度的統治下獨立出來而與印度進行的鬥爭上。自1990年以來,穆斯林群眾與印度治安部隊之間的衝突時斷時續,已造成上萬人傷亡。這不僅造成印占克什米爾地區局勢的混亂,也導致了印巴兩國關係的緊張。印度指責巴基斯坦支持穆斯林分離主義分子,幹涉了印度的內政。巴基斯坦則譴責印度政府在印占克什米爾踐踏人權,剝奪了人民的自決權。兩國相互攻訐,互不相讓。

由於克什米爾問題對印巴兩國來說都涉及根本利益,勢在必得,因此,40多年來,這一問題一直得不到根本解決。印巴兩國曆屆政府都不敢在這一問題上輕易讓步,因此,它的徹底解決尚需時日。無論對巴基斯坦的貝·布托政府還是對印度的拉奧政府來說,克什米爾問題都是令人頭疼的最棘手的問題。印巴兩國在克什米爾問題上一直變奏著戰爭與和平的旋律。在經曆了三次戰爭之後,印巴兩國人民都渴望和平,國際社會也強烈希望印巴兩國和平解決爭端。因此,印巴兩國今後在克什米爾爭端上將會以和平解決為主旋律,但會不時出現顫音。

克什米爾呼喚和平!

與克什米爾問題引發的印巴關係緊張密切相關的,是印巴兩國的軍備競賽問題,特別是核問題。原子彈,這一人類頭頂上高懸著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也給印巴關係蒙上了厚厚的陰影。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否已擁有核武器,還沒有得到證實。但是,毋庸置疑,它們已擁有研製核武器的能力。

不參加防止核擴散條約、獨自進行核武器研製的印度,已於1974年在拉賈斯坦邦波卡蘭進行過核試驗,並取得了成功。印度研製核武器的中心機構原子能委員會主席巴拉姆,1994年5月在接受有影響的雜誌《今日印度》的采訪時,雖然沒有直接談及印度是否在製造核武器,但是他說:“印度擁有廣泛的核技術,沒有辦不到的事”。

同樣沒有參加防止核擴散條約的巴基斯坦,為了與印度抗衡,早在前總理佐·阿·布托在任的70年代就已著手其核計劃。據巴基斯坦前陸軍參謀長貝格說,巴基斯坦在1987年就掌握了製造核武器的技術。

印巴兩國都強調研究核技術目的是和平利用,但是都不否認當國家的安全受到威脅時核能力將起遏製對手的作用。

盡管美國以巴基斯坦核計劃的目的不清為由對它實施製裁,但由於巴基斯坦在國家安全方麵所麵臨的問題,它的核計劃得到了國民的支持。因此,貝·布托如果單方麵在核問題上讓步,就會招致國民的反對。對巴基斯坦政府有巨大影響的軍方首腦人物陸軍參謀長阿布爾,瓦希德強調:“不能以犧牲國家利益去換取F一16戰鬥機。”

1994年1月,巴基斯坦外交部長艾哈邁德·阿裏在訪問烏茲別克斯坦期間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說,除非伊斯蘭堡同新德裏之間就印占克什米爾的爭端得到和平解決,否則可能爆發戰爭。南亞一直存在著爆發(印巴)第四次戰爭的危險。如果南亞爆發戰爭,可能會是一場核戰爭。

2月17日,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刊登一篇題為《巴基斯坦和印度正在展開一場危險的導彈競賽》的文章。文章說,據印度空軍司令考爾說,印度目前正在擴大其雄心勃勃的導彈計劃,其中包括一個反導彈係統。文章稱,印度和巴基斯坦競相研製能夠打到對方領土縱深地帶的導彈,它們互相譴責對方研製可以攜帶核彈頭的導彈。顯而易見,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有能力製造核武器,兩國目前都在研製先進的運載工具。

印度的“普裏特維”導彈是印度綜合導彈發展計劃中的五種導彈之一,其射程為250公裏,可以攜帶250公斤或500公斤的彈頭。另一種射程為150公裏,有效載荷為1000公斤“普裏特維”導彈被列為短程液體燃料推進劑導彈,1993年實地試射獲得成功,在1994年1月新德裏舉行的共和國日閱兵式中首次露麵。“烈火”式導彈是一種中遠程液體推進劑單彈頭導彈,已經試驗過兩次,射程為2500公裏,可以打擊巴基斯坦縱深目標。印度正在研製或已服役的導彈還有:“特裏蘇爾”低空地對空導彈、“藍天”低中空地對空導彈和“毒蛇”反坦克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