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房屋不必裝修或簡單裝修即可,可用於出租4年,年收取租金30000元,貼補按揭支出。購房後實際每月支出僅多1200元,每年為24000元。張珊隻需控製一下日常開支,基本不會影響每年10萬元的節餘。
每年年終分紅後,張珊可以適當提前還款一部分,金額可在10萬元左右,這樣4年下來,僅提前還款就達40萬元,且按揭還款更輕鬆,年節餘也更多。提前還款金額在後3年可以逐步增加。實際上,4年後張珊借銀行的錢就不足40萬元了。4年後,張珊可將房屋出售,為留學或經營公司籌集資金。
點評:現在像張珊這樣的職場“飛人”有不少。他們不是對股票、基金、債券沒有概念,就對其“低”收益率嗤之以鼻。其實,與房產投資相比,金融投資的複雜性還要低一些。
既然幾年後有開公司的打算,如果打算投資房產,不妨現在先投資一個小麵積的商鋪,今後變現或者作為辦公室都可以。不過,把大部分積蓄都投到一套房產上,風險是比較大的。此外,經常出差的張珊要對異地出租的各種麻煩做好心理準備。
方案二:合理分配金融資產
由於4年後,張珊需要資金用於求學或經商,因此做些金融投資比較合適。首先,應將每年的生活支出控製在較合理的範圍之內。根據張珊的收入情況及工作需要,控製在4萬元比較合適。
其次,在現有的30萬元存款中,保留2萬元銀行存款(相當於6個月的生活支出)作為日常支出的備用金。
而後,再提取3萬元購買貨幣基金。貨幣基金收益比一年期定期存款更高,平均年收益為2.3%左右,且流動性較高,可作為張珊的應急用款。
其餘的25萬元存款,可購買平衡型基金。平衡型基金若長期持有,平均收益率可維持在6%左右,特別適合工作忙,不了解股票的投資者。此外,張珊每年節餘的15.5萬元也可以定期定額購買平衡型基金。
由於張珊經常出差,建議購買適當的人身保險及醫療保險,每年保障支出為0.5萬元,約占年收入的2.5%。
張珊從事外貿工作,準備開家外貿代理公司,因此外彙儲備是必須的。雖然人民幣有升值的可能,但4年後的彙率還不確定,張珊應以不變應萬變,繼續持有美元,投資於各大銀行推出的外彙理財產品。預計平均年回報率為6%。
張珊應盡可能將其資金存入同一城市的一兩家銀行,並通過這幾家銀行購買理財產品,以方便資金調度。
點評:目前,市場上美元外彙理財產品年收益率達到6%的,都是期限特別長的產品。在美元彙率走軟的前提下,投資長期美元外彙理財產品要慎重考慮。分散投資一些歐元、港幣產品可能更為穩妥。平衡型基金是投資於股票和債券的混合型基金,比較適合沒時間關注股市和債市的職業女性。
討論題
如何評價這三個理財方案?是否還有更好的方案?如果是你,你如何選擇?
打造30歲後美好生活理財
家庭情況
羅先生與羅太太均為30歲,碩士畢業。羅先生從事攝影記者工作,羅太太是中學教師,結婚一年尚未有子女。家庭資產:羅先生與羅太太存款各為7萬元,名下股票各有5萬元和3萬元,合計資產22萬元,無負債。羅先生月收入4500元左右,羅太太月收入5500元,目前無自有住房,月租金支出1000元,月生活支出約3000元。夫妻雙方月繳保費各500元,為20年期定期壽險,均為29歲時投保。夫妻兩人都善於投資自己。預期收入成長率可望比一般同年齡者高。預計平均成長率均有5%,而儲蓄率可以維持在50%。
理財目標
1.買房:三年後買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預計的裝修費用在15萬元左右。
2.教育:準備孩子20年後接受高等教育的費用,作好供其到研究生畢業的經費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