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大航海時代! 第四百八十章 大移民工程!(2 / 3)

例如楊山蘆在後世就聽說過這樣的事情,島上的土地肥沃到了一個什麼程度呢?例如當地的土著民族有一些懶惰的,平時都不事生產,累了就睡在芭蕉樹上,餓了就是吃樹上長的香蕉芭蕉什麼的,可是這樣都能填飽肚子,所以可想而知,這是一塊什麼樣的好地方了!

然後這麼好的地方,原來被那種劣等的爪//哇族所占據,那實在是暴殄天物啊,所以楊山蘆相信,等到勤勞善良的漢人前去之後,一定可以創造出更加燦爛光輝的文明!一定可以創造出更好富裕富足的財富的!

並且這樣的移民,對於大明來說也是有好處的……哪怕是要移民的不僅僅是流民,還包括一些處於溫飽線的,乃至是一些有幾畝地,卻隻能勉強糊口的家庭,同樣要移民走,這依然會對大明具有好處!甚至是極大的好處!

因為縱觀曆史,這也是很明顯的,為什麼洪武年間開國的時候,老百姓都能吃飽飯?沒有土地兼並的矛盾呢?那就是因為剛剛經過一場朝代交替的戰爭,通過自然法則,來減少了人口基數,進而就等於每家每戶能分到的土地自然就多了。

(例如其中有一組數據,洪武初年全國戶口約為一百六十萬戶,和元朝最鼎盛的時期相比,人口隻有他們的二成左右),然後人少地多,自然就可以生活無憂了。

可是在經過近三百年的繁衍後,現在的大明人口大大增加(至少增加了十倍以上),可是土地總麵積沒有增加,人多地少,再加上各種兼並,自然各種矛盾就會尖銳!乃至最後總爆發了!

(從這種意義上來說,農民軍的出現,大批百姓死於流寇,饑荒……其實就是這種社會自我調節功能的體現,雖然這需要付出血的代價。當然現在這種進程被楊山蘆給打破了,可是整個大明人多地少的現象依然存在)。

而現在呢,楊山蘆就為這些多出來的人口,找到了一條新的出路,有了新的土地可以容納這些人口,為整個大明實現了自我減壓。

然後等到大明的人口基數減少之後,吃飯的嘴巴少了,需要消耗的物資少了,自然而然的各種矛盾也就減弱了,所以說,楊山蘆的這個移民工作,不僅對於大明無害,反而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啊!

(這也就是之前楊山蘆進京,分析給崇禎聽的結果,不然的話以大明很多目光短淺的官員,肯定會不滿這種移民的,還以為是在挖大明的牆角呢!)

於是就這樣,在全部條件具備之後,聲勢浩大的大移民工程就正式展開了……之前大明也不是沒搞過移民,瓊州島移民,遼東移民,都是幾十萬人,乃至是上百萬人的大工程,不過現在嘛……這個規模還要擴大!

按照楊山蘆的計劃,現在整個金蛋島上,還有當地土著約四百萬人,所以漢人移民最起碼要移民八百萬以上,乃至千萬!處於二比一以上的絕對優勢地位!才能確保將來的穩固統治的。

所以在這個大移民工程中,楊山蘆就對負責此事的孫昌明說:“做好這件事,將來你會在新興的帝國中,有個不錯的位置的。”

(孫昌明原來隻是個小吏,可是在跟隨楊山蘆近十年之後,也開始曆練出來了)。

對此孫昌明自然是不用多說什麼了,而楊山蘆呢,感覺也很有一種指點江山的氣概!就好像後世一首歌中唱得那樣……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

而現在呢,他做的是同樣的事情,在金蛋島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同樣畫下一個又一個圈……

(在此向偉大的革命前輩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