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此次出征的陣容還是非常龐大的,一百條大船,內有十條鐵甲艦!外加搭載2萬玄甲軍!除此之外,又帶了上市舶司副使周昌,本來周昌在負責海外貿易這一塊,不過接下來的行程他非常熟悉,自然是要帶上他了。
然後這次艦隊的目的地,那就是東瀛了。
並且對於此次出征東瀛,楊山蘆還是充滿信心的,先不說在之前的萬曆三大征中,大明就曾經和倭人交過手,隻要軍隊奮勇敢戰,倭人並不可怕——例如萬曆三大征就是以明軍勝利而告終的。
並且對比兩國,東瀛的國力更是和大明不可相提並論,例如倭國的麵積,大概隻有大明的1/20,人口隻有大明的1/5,總共二千萬不到,也就是相當於二個山西省的人口。
並且此時的東瀛雖然已經由戰國時代,進化到了德川幕府時代,但是就算整個東瀛名義上的統治者,幕府掌握的力量,也不過是整個東瀛約1/4的地域,包括京都、江戶等一些重要城市而已,其餘的廣大麵積依然被各種形形色色的大名控製,也就是各個大封建主。
所以說想要打敗他們,並不困難,例如就好像這些大封建主的實力,楊山蘆就聽說過一個類似笑話的事情。
說是在東瀛戰國時代,有兩個大名互相打仗,然後一方處於下風,就有一個武士前來稟報道,說是主公不好了,對方的大名已經攻破了我們三個村子(一共五個村子),殺了我們十二個武士,再這樣下去我們這個大名就要滅亡了!
然後這個大名聽了就是大驚失色,命令他堅決要頂住!並且再給他手裏最後的力量——十個武士,堅決要頂住對方的進攻!
所以可想而知,東瀛這些多如牛毛的大名,擁有一些怎樣的軍事力量!(類似大明村莊級的械鬥),甚至和大明動輒上萬人的作戰規模相比,簡直就像是過家家似的!
(在東瀛的戰國時代,小小的東瀛就有七十個到一百個國家,至少勢力更小的大名更是數不勝數,所以他們的軍事力量就可想而知了)
就算是現在的德川幕府,作為倭人中最大的一股軍事力量,大約擁有一萬名武士和二萬名足輕從者(類似於大明的輔兵),但是相對於二萬玄甲軍來說,那就什麼都算不上了。
要知道倭人除了打仗不怕死之外,他們裝備的兵器都是非常落後的,基本還是以冷兵器為主,例如武士刀和弓箭之類的。
如果有一些鳥銃,都是像寶貝一樣的收藏起來,輕易舍不得用,並且還都是那種非常原始的鳥銃,所以這樣的戰力,那就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這等到玄甲軍來了之後……
所以說對於此戰,楊山蘆是信心十足的,然後他此行還帶上了一個周昌,這位都和東瀛做了一二十年的生意,已經是一匹識途老馬,所以此行就更加有把握了。
崇禎十六年11月,楊山蘆就率領著這支龐大的艦隊,開始向東瀛進發了!
並且航行在波瀾壯闊的大海上,楊山蘆還是豪情滿懷的……在這個時代,倭國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一直非常安全,就算曆史上僅有的一次蒙古人征討,也因為受到所謂的‘神風’保佑,蒙古人出征艦隊全軍覆沒,而讓他們逃過一劫。
至於在後世,那就更不用說了,甲午海戰,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八年/抗戰……都隻有他們出兵攻打別國的!自己從沒沒有受過別國的攻擊,不過現在嘛……複仇之劍來了!
Ps鞠躬感謝書友136771626091的打賞!已經整整十天沒人打賞了,白馬有些心酸,有些感慨,但不管怎麼說,有了諸位的熱情支持,白馬才能在創作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