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這其中絕大多數,楊山蘆都有派的監察司人手負責看管的,防止這些不義之財,在查處的過程中重新落入那些貪官汙吏的手裏,所以最後總的來說,結果還是可以滿意的,將近九成五以上的不義之財,全部收入了囊中。
甚至這個數字最後總結出來之後,連楊山蘆都是嚇了一跳,去掉各種不易估價的奇珍異寶,名貴古董之外,光是現銀,就是抄出了整整八千萬兩,差不多等於大明四年的歲入!所以這樣的一筆巨額財富……
甚至有了這麼多錢之後,楊山蘆還是非常歡喜的……哈哈,雖然朝廷窮的都底兒掉了,可並不是說明民間窮困啊,而是錢財都集中在了一小撮人的手裏!可是現在呢?
而有了這麼多錢之後,接下來他就有了底氣,不管是發展民生,或者是推行教育也好,都有了充足的資金了!
而等到這個最後查處的結果,遞交到崇禎皇帝那裏之後,同樣是把他給驚到了……老實說這位居於深宮的天子,一開始對他這些叔叔伯伯的財政狀況,還是不太清楚的,或者說認為應該日子不太好過吧……因為他的這些叔叔伯伯一直在向他哭窮啊……
然後這幾年來,朝廷因為財政吃緊,祿米什麼的也確實曾有拖欠,所以他的印象中,認為他們的日子應該過得有些艱難的,可是現在呢?居然清繳出了整整八千萬兩?還不包括那些奇珍異寶?所以崇禎就知道,就像楊山蘆說的那樣,他一直被這些人給蒙騙了,不過現在嘛……哼哼!
然後等到這整整八千萬兩銀子,全部押解到他的內庫後(其實另外還有一部分,都沒計算在內,因為楊山蘆以後最少要養出十萬大軍,所以也是需要錢財滴),崇禎皇帝也第一次可以真正鬆一口氣了,朕總算是個有錢人了,可以放開手腳,做一些一直想幹的事情了。
所謂有錢好辦事,那是真的一點不假。
就好像崇禎皇帝,曆史上對他有一種看法,認為他征稅很多,崇禎等於‘重征’,其實客觀的說,他難道就不知道休養生息,體恤百姓嗎?像他之前一次又一次的加派賦稅,像什麼遼餉啊剿餉啊,難道真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享受?或者是要橫征暴斂?其實是迫不得已啊……
可是現在呢,有了這麼多錢之後,崇禎皇帝辦的第一件事情,又是下令免除了整整三項雜稅,要知道在現在這個時候,所謂的三餉加派就已經不存在了,而現在又是進一步減少稅收,這個消息傳出來之後,舉國歡騰,特別是那些處於底層的老百姓們,感覺都能鬆了一口氣啊。
然後這還不算,原本崇禎和楊山蘆商量好的,要籌辦一所京師大學堂,作為新式教育的風向標。
不過原本也隻準備建設一座而已,因為這樣的大學堂,都要招生1000人以上,建造成本最少都要十萬兩以上,所以本來以現在的家底,最多也隻能建造一座的,可是現在呢?
有了這麼多銀子之後,崇禎皇帝的步子也就變得大了很多……既然實踐已經證明,這種新式學堂是行之有效的,那麼是不是可以多辦幾座呢?
所以崇禎皇帝就有了一個大計劃,幹脆在楊山蘆治理的四省之中,連同他之前治理的山西省,一共五個省內,全麵推行這種新式教育!
也就是每個省的府一級州城,都要建造一座這樣的大學堂!然後這樣計算下來,大約就可以建造整整100座大學堂!而有了這麼多大學堂之後,到時候每年最少都能培養出2萬人才!那就真的能幫助大明騰飛了!
要知道現在大明的人才培養製度,或者叫做科舉製度,那真的是很可憐的,問題很大,偌大一個大明,三年取士一次,每次隻有錄取二三百名進士而已,平均下來一年一百人都不到。
例如有史記載的錄取最多一科,為永樂二年,錄取了472人;而最多的一屆隻有這麼多人,那麼更少的就可想而知了,而大明的整個官僚係統,需要多少官員呢?吏員不算,正七品以上的粗略估計,就最少需要一萬人以上!再加上每年榮休的,病歸的,所以這其中的缺口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包括朝廷沒有辦法,把一些八股水平更差的舉人,都能拉入官僚隊伍,這就進一步造成了官員隊伍的水平降低,進而影響了整個國家的運轉,可是現在呢?
包括崇禎皇帝正在這樣規劃的時候,這個時候,文華殿外卻有一個人進來了,而且此人是一身布衣,不過卻可以來到這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