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治理天下 第四百零五章 加官進爵!(3 / 3)

而再接下來,就是輪到前屯衛總兵王延臣了,王延臣此人平時話語不多,不善言辭,但是他做出的貢獻,眾人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這一次,同樣對他是不吝封賞……

原本隻是一個普通的總兵,大明朝都有五六十個之多的!可是現在呢?直接加封為定東伯!超品三等爵!

對於這樣的封賞,王延臣顯然是相當滿意的,所謂“凡爵非社稷軍功不得封,封號非特旨不得予!”可是現在呢?包括封爵之後,每年都有幾百石的俸祿,並且很多都是可以世襲罔替的!所以這樣的恩寵……當然他不善言辭,所以也就是以用力磕頭,來作為答謝了。

而崇禎看著這一幕,同樣是非常的滿意……對於這樣的忠勇將軍,他就是要不吝封賞!

而隨著封賞持續進行,接下來就輪到剩下的七大總兵了,不過他們的封賞,就都比不上王延臣了,當然這也是很正常的,這七人在此戰中的表現,隻能說是一般,甚至有幾個都還是平庸!不過好在這次是大勝歸來,所以也就不多加責罰,基本上都是人人都有封賞的。

不過這其中,卻還是有一個意外的,那就是進行到第七人的時候,老將軍,遼東總兵劉肇基,居然也被封為了伯爵!這實在是讓人感到非常意外的!

當然按理來說,劉肇基他手下兵微將寡,在此戰中並沒有做出太大貢獻,照例是輪不到封為伯爵的,不過這卻是楊山蘆和崇禎商量下來的結果!他覺得就要給這樣的忠勇老將,一個滿意的封賞的!對於有功的人,朝廷是不會忘記他們的!

甚至這樣的封賞,讓這位忠勇老將本身都覺得非常意外的,甚至在意外之餘,都是激動得眼淚直流,直呼皇恩浩蕩的!

這可是超品三等爵啊!有了這樣的封賞,他在遼東的腰杆子,瞬間就硬了呀!甚至再也不用被吳三桂,或者祖大壽這樣的世家大族,騎在脖子上了呀!甚至以後這樣的總兵見了他之後,都要下跪行禮的,所以這樣的恩賞……

甚至見了這一幕,楊山蘆臉上都是露出了笑容,因為他知道,這位老將在曆史上,是名聲不顯的,可他卻實實在在的是一位忠臣良將!

包括在原來的曆史上,大明已經被打垮,南明上台後,東奴氣焰囂張,甚至投降潮那是一波接著一波的,很多之前世受皇恩的總兵,如劉良佐,劉澤清之輩,都是爭先恐後的投降!

可是他呢,卻是堅持抗清到底!包括在最後的揚州保衛戰中,流盡了他的最後一滴鮮血!完全無愧於一個忠勇將軍的責任!所以對於這樣的忠勇老將,那就要不吝封賞!

當然除此之外,剩下的幾位總兵,那就沒有這份殊榮了!他們的封賞,不外乎是加升一級到二級,最多掛個五軍都督府,都督同知之類的虛職,至於封伯的就更沒有了!

於是就像吳三桂,白廣恩這些人,雖然心中早有預期,不過等到封賞真的下來之後,還是感到很失望的,可是還能怎麼辦呢?為什麼當初不努力作戰呢?反而是表現如此平庸?

甚至他們反過來想想,覺得這還算是好的……他們還算升官了,有人還降職了呢!沒看見原本的堂堂遼東前鋒總兵,並且掛將軍稱號的祖大壽,這次都被降職聽用!甚至連將軍稱號都被革去了嗎!所以與他相比,還算不錯的了!

甚至原本這樣的軍頭,如果對封賞不滿意,還可以鬧一鬧,甚至找個理由,來個拒不接旨什麼的,不過現在嘛……一個個都是乖乖的接旨,絲毫不敢作怪的!而這從某個角度來說,是不是就是大明開始中興的表現呢?

於是等到這樣的總兵全部封賞完畢後,再接下來就輪到副總兵,參將這樣的級別了。

而在這個封賞過程中,對於其他人,在場的文武百官都不怎麼在意,可是等到陽和道東路參將,兼鎮國伯楊山蘆上前聽封的時候,在場的文武百官都是伸長了脖子,要看看會如何封賞的!

因為這也是很明顯的,他們根據大明時報上披露的消息,還有傳回來的戰報等等,都知道這次可以斬獲如此大捷,鎮國伯居功至偉啊!

甚至都可以這樣說,正是因為有他的5萬玄甲軍存在,有了這定海神針,才能斬獲如此大捷!所以到了現在論功行賞的時候,又如何會不關心呢?大明朝會不會再出一個侯爵?乃至是國公?甚至是異姓王呢?

甚至他一旦被封為國公,乃至是異姓王的話,這對於朝廷政局的改變……

鞠躬感謝老友szhbl的打賞!另外還是三件套齊備,打賞,鮮花,評論,三樣一樣不缺,這種支持……所以今天恰好多寫了些,那就五千字的大章節奉上,以表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