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鬆山之國運之戰! 第三百八十三章 拯救皇帝!(2 / 3)

所以就像現在這樣,兩人商量下來,還是需要加強大營的戒備,畢竟他們當初可以通過王德化,來劫持崇禎,萬一明軍也來個什麼花招,再把人搶回去呢?所以必須加強戒備的!

(不管怎麼說,崇禎還是需要控製在手裏的,畢竟他還是明國的皇帝啊!不然的話,他們這次可真的虧大了,任何好處都沒撈到,反而是壞處大大的!屬於典型的偷雞不成蝕把米啊……)

*****

再說此時的明軍督師行轅,氣氛卻是同樣的非常沉悶。

雖然在白天可以說又打了一個大勝仗,統計下來,又是一舉殲滅清軍近二萬人!我大清的實力,又是進一步損耗!

並且仗打到現在,誰都可以看出來了,我大清完全已經是大勢已去了……都不堪一擊了呀!

就好像白天的一戰,兩軍方一接觸,清軍的陣地就紛紛被突破,然後我無敵八旗勇士,所能做的也隻有重演前幾場戰役的翻版……比拚誰的逃跑速度更快了!(畢竟隻有跑得快,才能在明軍的追殺下保住一條小命啊)

包括此次的救援任務,錦州城都已經遙遙在望了,顯然完成任務隻在朝夕之間!

可就算是這樣,整個督師行轅裏的氣氛,依然是非常壓抑的!

而這也是很明顯的,現在清軍騎虎難下,明軍又何嚐不是如此!你說在如此的形勢一片大好之下,怎麼偏偏皇帝就給人抓走了呢?甚至失陷皇帝的罪名之嚴重,都是不可想象的!

舉例來說,就算是此次出征大軍,最後把剩下的清軍全給滅了,乃至是把皇太極都給生擒活捉,可還是功不抵罪的!最後論功評定的話,所有的將領全都有罪!搞不好還要殺頭!

(失陷皇帝的罪名有多大,可以用下述事例來參考一下,在原本的曆史中,精明強幹,深得崇禎賞識的楊嗣昌是怎麼死的?就是因為失陷藩王的罪名而死!

他當時身為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主持全國討賊大任!可謂是位高權重吧?可是在之後張獻忠出四川,奇襲殺掉襄王朱翊銘之後!楊嗣昌自知擔不起這個罪名,隻能被迫服毒自殺!可那還隻是失陷親藩!失陷大明眾多藩王中的一個!可是現在呢?)

所以在麵臨如此變故前,這十大總兵,近百武將,那是人人愁眉不展啊……而且老實說,他們還都沒有什麼好辦法的!如果論起上陣殺敵,這是他們拿手的,可如果要化解如此危機,就不是他們所能做到的了!

甚至做到白天這一步,就已經是他們的極限了……畢竟真要是逼得韃子狗急跳牆,把崇禎皇帝一刀哢嚓了的話,那他們可就真的罪名深重了!

可是不救出來又不行!所以此刻,整個督師行轅裏又是亂哄哄的一片……說什麼的都有,例如就有武將提出建議,明天一早繼續進攻,一直打到皇太極把人交出來為止。

對此又有一些文官則不同意,蠻夷的想法又豈是好猜測的!那要是萬一把他逼急了,把皇帝一刀哢嚓了怎麼辦?所以還不如派人去和皇太極和談,和為貴。

甚至就算是讓出一部分利益給東奴(例如糧米財貨等等,甚至割讓一些城池都是可以考慮的嘛),隻要能換回皇帝就好,反正他們的主題思想就是,一定要保住皇帝!好讓他們無罪的!

總之現在的督臣行轅裏,亂的就像個菜市場,各種意見都有!甚至就連老謀深算的洪承疇,此時也沒什麼好辦法的,正所謂事不關己,關己則亂!洪承疇身為大軍督師,身上負的責任也就最重,所以麵臨如此危機,也亂了方寸啊……

甚至到現在為止,這個消息還不敢讓國內知道!不然的話如果讓國內知道了,那些監察禦史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他們淹死!打仗打到把皇帝都給打沒了,這也是普天之下獨一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