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此次跟隨崇禎一起出來迎接的那些文官,例如遼東巡撫邱民仰,兵備道張鬥、蔡懋德、姚恭等人,都是激動的滿臉淚花的(這些人絕大部分都是忠臣,在原本曆史上鬆山之戰敗亡後,都是自殺殉國的!體現了漢人的氣節!可是現在呢?)
這些人看著地上一個個麵目猙獰的腦袋,都是激動的不能自己……曾幾何時,他們作為駐紮遼東的文官,都被我八旗的鐵蹄壓的喘不氣來……聽到的都是一個個軍堡陷落,一個個大將戰死的消息……可是現在呢?
“為皇上賀!為大明賀!”這些人都是眼含淚花的說道,甚至這個其中,兵備道張鬥,說到一半就已經說不下去了,轉而嚎啕大哭的……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恨未到傷心處!
遙想當年,他所在的一個軍堡陷落時,他雖然僥幸得以幸免(當時不在堡裏),可是他的一雙七八歲的幼子,卻全部被清軍斬殺的!可是現在呢?這算是報仇雪恨了嗎?
其實認真的說,張鬥此時的舉動,妥妥的一個君前失儀之罪!可是現在呢?包括一旁就有人臉上露出異色,可是崇禎卻是微笑著擺了擺手,完全不介意的……
甚至不客氣的說,他張鬥情緒波動激烈,情難自禁……他朱由檢又何嚐不是如此呢?崇禎到現在還清晰的記得,當年他的木匠哥哥彌留之際,在病床上握著他的手道:“吾弟當為堯舜!”
然後崇禎也是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的,可是實際情況呢?他接手的是一個何等的爛攤子啊……國內天災人禍,白骨千裏……國外韃虜肆虐,屢屢犯邊!掠我財貨!殺我子民!可是現在呢?
所以崇禎這樣想著,眼角同樣有淚光閃爍,並且他還想著……這樣的驚天大捷,應該可以去祭告太廟了吧?這樣的驚天大捷,應該可以自豪的對哥哥的靈位說一聲,我做得還算可以吧?
包括這個時候,地上的韃子腦袋,都已經扔了像小山一般高了!(並且還都是甲喇額真以上的腦袋)可這個時候,現場卻是忽然一靜……因為一個人來了!因為鎮國將軍來了!
此時的楊山蘆,正騎著一匹汗血寶馬而來(當年自多爾袞手裏繳獲的)包括在他的馬背上,也放著不少的人頭!(楊山蘆身為武將,其實是不擅長於當麵搏殺的,所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他更擅長的是出謀劃策,掌控全局,不過現在嘛,卻不妨礙他手下的玄甲軍們,把繳獲來的首級獻給他)
甚至此時夕陽的餘光照在他的身上,都把他渲染的好像一個金甲天神下凡一般!神威凜凜!
而等到看見楊山蘆娓娓而來,現場很多人的眼光,都是非常火熱的,甚至很多人都在心裏想著……幸哉壯哉,大明又出了一個戚少保啊!
包括崇禎皇帝也是如此,此時此刻,看見此戰的最大功臣終於到來,他都是情難自禁的……隻見崇禎皇帝忽然快跑幾步,走到了楊山蘆麵前道:“今日我當為將軍牽馬!”
說著崇禎就要伸手去抓戰馬的韁繩。
“啊!愧煞微臣!”楊山蘆聽了就嚇了一跳!雖然說崇禎皇帝為他牽馬,流傳出去也是一段佳話,可是反過來,是不是也可以說他跋扈呢?沒有人臣之禮!並且怎麼說這位還是他的老丈人,老丈人給他牽馬?所以楊山蘆是絕不會這麼生受的!
“微臣拜見皇上!”楊山蘆就是一個軲轆從馬上下來,然後恭恭敬敬的給崇禎磕頭的!表現非常完美!
然後看見楊山蘆如此謙虛有禮,居功不自傲,在場很多文官都是暗暗點頭讚歎啊……不愧是楊閣老之後!名門之後!果然家教嚴謹!文采風流啊!並且我大明有此能臣,卻又不是囂張跋扈的權臣,實乃國家之幸!天下之幸啊!
(因為是個權臣的話那就慘了!具體可以參見三國時的曹操!曹操最跋扈的時候都做到了什麼程度呢?出入配九錫(皇帝的儀仗),佩劍去拜見漢朝皇帝的,這樣的跋扈……就差一步稱帝!可是現在呢?)
倒是崇禎皇帝,那是真心實意的想要為楊山蘆牽馬,他不能上陣殺敵,也隻能以此來表達心意了,可是看見楊山蘆還是如此謹慎小心,他就是不滿的看了他一眼……如果是別人,他當然不放心,可是你我翁婿,還用在意這些嗎?連表現的機會都不給朕!
於是下一刻,崇禎皇帝就是一把扶起楊山蘆!並且接下來就牢牢抓住他的手,不許他掙脫的!而再接下來,兩人就是一起手挽手,肩並肩,昂首走入總督行轅的!
而這一夜,明軍全體狂歡!
包括日後的《明史-楊山蘆傳》中,史官是這樣記載的:崇禎十四年冬,我十萬大軍再破東奴於乳峰山!帝感鎮國將軍之赫赫戰功,親自執手而進,引為千古佳話!
Ps 鞠躬感謝老友scjosdu的打賞!另外祝國外旅遊歸來愉快哦!另外今天還是五千字的大章節奉上,因為拆開情節就不連貫了,再偶爾調劑一下,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