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一貪、(你抄了那麼多人的家,能不貪麼?)二酷、(你一上任就殺了那麼多官員,這不是酷吏又是什麼!)三浮躁、(你剛到山西腳跟還沒站穩,就搞出這麼多事情,這不是浮躁還是什麼!)反正各種各樣的髒水,都是拚命往他身上潑啊!
不過好在崇禎和這些文官‘鬥爭’了十幾年,也開始曆練出來了,所以對於這些渾話,那是完全不信啊)
不過這些奏折的數量實在是不少,崇禎也懶得看了,所以他就是看了一眼侍立在一旁的王承恩道:“你個老貨也算是去過山西了,你倒是說說看,對於這些彈劾楊愛卿的奏折,該怎麼處理啊?”
王承恩就是瞥了一眼那足足有五六十本的彈劾奏折,然後小心的措辭道:“這個嘛太祖爺有明令,宦官不得幹政,所以老奴不敢妄言,但是老奴有一點是知道的,那些彈劾他的文官自己沒本事治理好山西,然後也見不得別人的好啊!”
(而王承恩說完之後,就是摸了摸藏在袖子裏的那張銀票,心道我這麼說,也算對得起小楊大人了吧?)
“哈哈,你這個老貨還是有些見識的嘛——”而崇禎聽了就是欣然點頭,甚至覺得他說的那是一點沒錯的……這就是那些文官的本來麵目啊!
就好比當初他剛剛登基的時候,在鏟除了魏忠賢這個閹黨之後,那也是心懷壯誌,想著依靠眾正盈朝,滿朝青紫(官袍的顏色),好好的治理這個天下,還天下以清平的。
可是結果呢,那些一個比一個吹得厲害的文官們,帶給他的卻是一次又一次失望!
哪怕他們平時吹的如何厲害,什麼半部論語治天下,書中自有安國策……一個個仿佛都是名相再世!丙吉重生似的!
可是現實問題是,在這些‘賢臣’們的治理下(崇禎當政之初幾乎全聽他們的,畢竟那會他還是一個十七歲的少年,而且崇禎屬於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見識有限,而且他一開始並不是當成皇位繼承人來培養的,是他的木匠哥哥慘死之後才輪到的他)
國家越來越殘破,民生越來越困難,當然這些他們是不會承認的,隻是讓他一次又一次的下罪己詔!(我們怎麼會錯呢?這都是皇上你的過錯嘛!所以在原本的曆史中,崇禎被那些文官擺布,都足足下了四次罪己詔!)
可是現在呢,崇禎卻不會上這個當了……他心道好不容易老天爺賜下了一個能臣,這些人又想逼著朕自斷臂膀嗎?
所以接下來,崇禎幹脆就不看這些奏折了,而是像掃垃圾似的一揮手道:“留中留中!通通留中!”
(所謂的留中,就是指大臣們在向朝廷送上奏折後,一般有幾種處理辦法:同意的話就用朱筆加以批示或答複,並抄送六部加以公布,即“批答”;而如果皇帝覺得相關奏折不合己意,又不方便處罰他們,那就可以扣留相關奏折不予答複,即“留中不發”,我根本不回複你)
而王承恩一聽是留中,那是正中下懷啊,連忙就是叫來站在門口的小太監,把這些奏折通通給抱了下去,甚至他的心裏還暗暗竊喜呢,這比起之前崇禎的態度那是進一步明確了呀……以前不管怎麼說還會看一下,這次幹脆連看都不看了呀!哈哈!
倒是在禦案上的奏折中,也有不少是表彰楊山蘆的(屬於楊嗣昌那一派係的,或者新近拉攏來的,現在也是一股很強大的力量了)。
對於這些奏折崇禎還是很有興趣的,就是挑了幾本有滋有味的看了起來,並且有的還能帶給他啟發的……果然是人多了看問題就全麵啊,他們提到的楊愛卿的這些優點,我怎麼就沒發現呢?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