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能出手殺了這位晉王,但是可以交給崇禎來做,也就是說,他正好可以借此機會,看看崇禎對他的態度!或者說他在崇禎心目中的地位!
當然在這之前,他必須要把事情的原委說清楚,也就是之後楊山蘆會派人,把晉王刺殺他的人證物證,統統送往京城,然後就可以正式向崇禎訴苦……臣很委屈!臣為朝廷辦事,為皇上你辦事!(因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治理山西也就是在為崇禎辦事)
結果卻弄的有人要來刺殺我!甚至更令人寒心的是,還是你們老朱家的人要來刺殺我!忠心耿耿卻換來這樣的報答……實在是令人心寒啊!所以該怎麼處置他,你自己看著辦!
而對於楊山蘆的這個決定,在座的有些人還不太明白,不過像胡元謀這樣的聰明人,已經完全聽懂了,包括其中隱藏的深層含義也全部明白了(有些話不方便放上台麵明說),所以他就是當場表態,支持楊山蘆的這一決定!
而接下來在場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仔細琢磨一番後,都是明白了其中的隱藏含義(至少能夠隱約摸到那麼一絲脈絡),然後也全部通過的(這個其中隻有左懋第沒有表態,但是也沒有表示反對,類似於後世的棄權)。
而這也是很明顯的……其實這就是一招楊山蘆的試探!因為說白了,現在楊山蘆敢於冒著天下之大不韙,毅然治理山西(也就是屬於‘自找苦吃’的那種),包括為了消滅韃虜,都不顧猜忌練出一支龐大的軍隊,靠的就是崇禎的信任,或者說在他心中無以倫比的地位!
可如果在這樣區區一件小事上,崇禎都不能擺正天平,還是包庇他這位皇親的話,那麼楊山蘆就需要好好考慮一下,這種單方麵的效忠還有沒有必要了!
或者換句話說,楊山蘆也不是聖人,他都為了大明江山這樣鞠躬盡瘁了,崇禎皇帝還是包庇他那位皇叔的話,那麼楊山蘆就真的需要好好考慮一下了……以後的路該怎麼走?
難道他非得擁護這個朝廷麼?難道他就不能自己弄個皇帝當當?非得受這個鳥氣?置人於麾下?(更關鍵的是這還可以看出以後有狡兔死,走狗烹的風險)。
雖然楊山蘆一直覺得,當皇帝是件很累人的事情(本來楊山蘆對於之後功名成就後的定位,已經有了一個非常精妙的打算,畢竟在這種法製還不健全的封建朝代,既要做到拯救中華,又要做到不會引起崇禎猜忌,雙方可以相安無事,那真的是需要考驗智商的事情。
當然楊山蘆在二年前,就已經做好了打算,畢竟這個事情關係到自己的小命,不可掉以輕心的,而且還是非常妙的那種,到時候即可以享受皇帝的待遇,還沒有皇帝的種種勞累,什麼天不亮就要上朝,不上朝就被罵為昏君,每天都有看不完的奏折之類的)。
可是如果崇禎真的隻有這麼一點氣量的話,通過這件事情試探出了他的真實內心,那麼他說不定真的需要考慮一下原定的政策了……
於是就這樣,大家心照不宣的形成統一意見以後,就開始行動起來。
三天後,那位倒黴的執行者,也就是那個王府的儀衛正(護衛統領),就被三兄弟給抓住了(之前的執行者,那個王府左長吏已經被劉大棒槌打的臥床不起,所以不能繼續執行了)
然後這個新換上來的儀衛正,在再次去青樓嫖娼的時候,憑著他身上獨有的味道,被三兄弟外加情報司的人,給悄悄抓獲了,然後一番嚴刑拷打之後,就隻能全部招供,並簽字畫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