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附近又有幾杆小一號的龍纛,這就是代表著蒙古八旗的各位旗主了。
而其中一杆織金龍纛下麵,此次入關的奉命大將軍、睿親王、老奴的第十四子多爾袞,正騎在一匹神駿的戰馬上觀望明軍的陣地。
而他的身邊,則是此次入關的清國饒餘貝勒,清軍主將、老奴的第七子阿巴泰,在兩人的周圍,則又是圍著三四個蒙古八旗的旗主,可謂是高官雲集了。
不過雖然如此,多爾袞眺望良久之後,臉色卻是變得嚴峻起來,驚訝的道:“明軍紮營的方式好怪,是從來沒見過的,等到開戰之後,各部務必小心謹慎。”
“這有什麼!”在他身旁不遠處,八旗蒙古正白旗旗主伊拜就是叫道:“明狗再厲害,還能以二萬五千人對抗我們四萬大軍?大將軍,要不要讓我部勇士發起一波攻擊,挫其銳氣?”
自從阿巴泰安撫過這些蒙古八旗之後,並且許諾等到打敗明軍,搶到的糧米多多分給他們(原來蒙古八旗隻能撈一些湯水的),所以這些蒙古八旗的積極性又來了,想要表現一番。
不過多爾袞聽了之後,卻是搖頭道:“不可輕敵,如今我軍不動則已,一動就要展開源源不斷的攻擊!徹底將明軍打垮為止!所以傳本大將軍之令,各旗勇士就地安營紮寨,等到我軍休整過後,糧草,輜重,盾車等等一切到位,再展開雷霆攻擊,務必一擊致勝!消滅明軍主力!”
“喳——”
聽見多爾袞下令,各位旗主都是紛紛領命,不過等到他們散開之後,多爾袞還是在久久的打量著對麵的明軍陣地,怎麼看怎麼覺得暗藏危機的……
也難怪多爾袞如此小心,亂石山之戰的慘痛教訓,讓他到現在還是記憶猶新的!包括那場大戰中,楊山蘆使用的那些鴿子,他逃回去之後才想明白是怎麼回事!所以麵對這樣‘狡詐’的敵人,他必須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地!
在多爾袞的傳令之後,很快的,四萬清兵就開始就地立寨,此時的清軍確實處於國力上升期,哪怕是安營紮寨,也是極見章法,這也是從老奴時期就傳下來的傳統,他們行軍打獵,冬則立柵,夏則掘壕,又放養馬匹於柵壕之內,傳角鬥箭以巡更,這樣人馬都不會逃散,更不用說如今清軍勢大了。
所以等到紮好營帳之後,不管從哪個方向看去,都是無窮無盡的清軍帳篷,一眼看不到邊!緊緊的把整個明軍陣地給包圍了起來。
當然,如果按照他們的老規矩,那一般都是圍三闕一的,故意留著一條生路,好更快的瓦解守軍的信心,不過現在嘛,既然明軍背靠清水河,清軍也就沒有這麼做了(水戰是他們絕對的弱項)。
不過他們依然覺得,隻要能夠攻破明軍的陣地,到時候明軍爭相逃亡的話,依然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並且可以打破玄甲軍不敗的神話!
而看見清軍勢大,明軍方麵也沒閑著,就好像楊山蘆,又發揮了他後世賣保險,嘴皮子利索的特點,他就是發動手下,去各軍陣地講了一個故事……那就是刺蝟與蛇的故事。
在一處森林中,刺蝟與一條大蛇發生了爭鬥,然後看似大蛇來勢洶洶,把刺蝟整個包裹起來,但這隻是刺蝟收縮起了渾身的尖刺而已,而一旦等到刺蝟發力,渾身的尖刺把大蛇刺得鮮血淋漓,那就是大蛇的末日到了!
而這個故事就在當天,在各大營地廣為流傳,這其中隱含的寓意也就不言而喻了,於是各處大軍都是更添信心,那就看一看吧……到底是蛇能笑到最後,還是刺蝟能獲得最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