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的黃道周對於楊山蘆感官很好,所以也不隱瞞,點點頭道:“沒錯,這次回來第一是來找你化緣,至於第二嘛,那就是為天下百姓請命了。”
說到這裏,黃道周的臉色已經變得嚴肅起來:“鎮國啊,你想必也應該知道,今年天下又是大旱!黎民百姓苦不堪言!而老天爺之所以不下雨,就是因為皇上失德!所以老夫已經決定,懇請皇上下罪己詔!甚至連奏折老夫都寫好了——那就叫做《王言更新疏》!”
說著黃道周還要拿出來給楊山蘆看呢,而楊山蘆聽了就是無語了,心道崇禎這皇帝當得也是夠倒黴的,老天爺不下雨,都要怪到他身上。
當然按照黃道周他們的說法,包括民間主流的看法,那也沒錯,因為皇上是天子,就是老天的兒子,而現在老天爺之所以不下雨,就是因為這個做兒子的做了失德的事情,所以才這樣來告誡他的!所以為天下蒼生計,他們有義務來督促他!
可是楊山蘆卻是非常清楚,這下不下雨,跟皇帝一毛錢的關係都沒有!所以不要說讓他下罪己詔了,就是你把他打死都沒用啊!
所以楊山蘆就深刻的體會到了一句話……忠臣誤國!黃道周他們的出發點好不好?好!大大的好!忠心為國,為了黎民百姓不惜得罪皇上!可問題是用錯了方向!
而且再仔細一想,連這個時代的大儒,都無法脫離封建愚昧,那麼他必須在這件事情上,糾正一下他們的方向了。
於是楊山蘆斟酌了一下後,就是說道:“老大人,我有一言不知當不當講。”
“你講你講。”黃道周對於楊山蘆的感官那是非常好的,已經把他劃到了可以挽救的對象,所以現在的態度那是非常好。
而楊山蘆就道:“老大人在瓊州島開辦書院,其中也教授了不少雜學,所以應該也有所了解,其實老天爺要下雨,和皇上是否失德無關,而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
“什麼,你這種說法可有依據?”黃道周聽了就是吃驚非小,要知道他的說法可是有依據的,甚至曆代先賢都有提到的(天人感應),就是因為天子失德,所以老天爺才降下災禍!可是現在呢,居然說這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
如果是換成其他人,黃道周早就拂袖而去了!不過現在嘛,黃道周卻想聽一聽他的解釋!畢竟這位搞出來的名堂可是不少啊,什麼百花露啊,肥田粉啊,包括最近聲名大噪的反季節蔬菜啊!都是讓黃道周很佩服的,所以現在這件至關重要的事情上,他想聽聽楊山蘆的說法。
而楊山蘆看見有門,就是連忙說道:“老大人放心,我這麼說自然是有依據的,甚至我還可以做個實驗來證明的!畢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嘛。”
甚至於說到這裏,楊山蘆又冒出了一個想法,要知道現在國家非常困難,所以像黃道周這樣的仁人誌士,也在盡他們的力量,努力救國,可是不能讓這種力量用到錯誤的方向!
所以楊山蘆就想著,幹脆趁著這個機會,把這個聲勢弄大一點,讓更多的人看到,認識到他們的錯誤,由此來改變他們的固有思想,哪怕一下子不能以竟全功,但是有了這樣的潛移默化,就可以把事情的軌道,弄到一個正確的方向上來。
於是楊山蘆接著就說道:“老大人,這個實驗可以很直觀的證明老天下雨的過程,所以你能不能多多召集同僚,大家一起觀看呢?”
“既然你有這個把握,那沒問題。”黃道周也當即答應下來,雖然他連奏折都寫好了,可是在本質上,並不是想反對崇禎皇帝,而是真心想要老天爺下雨的,所以也就答應下來。
如此說定之後,楊山蘆就決定,二天後在黃道周的府邸,做一個老天爺下雨的實驗。
而等到他返回楊府之後,楊嗣昌得知這個消息後,卻是非常興奮的,他雖然同樣不懂其中的道理,但是他就知道一點,堂堂號稱海內大家的黃道周,居然要向他的兒子求教的,這本身就是他的偉大勝利啊!甚至如果不是兩人不對眼,他都恨不得親自去觀摩一番了。
包括這件事情,看來黃道周通知的人很多,聲勢比較大,甚至都被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給偵探到了,然後他向皇帝報告之後,崇禎皇帝那是非常感慨啊,隻說了一句話:“不愧是朕的鎮國將軍啊!”
要知道自從黃道周回京之後,商量著要聲討他的時候,崇禎也收到了風聲,並且以他的見識,也以為是自己什麼地方做錯了,所以才惹得老天爺震怒,所以他都已經在準備寫罪己詔了!
可是現在呢,居然這個還能用實驗來證明的?證明老天下不下雨和他根本沒關係?如此一來連崇禎都對這個實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