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現在呢,這位奸臣跳出來為自家父子辯駁?看來自己也逃不過一頂奸佞的帽子了。
倒是崇禎皇帝,看見溫體仁能夠跳出來,就是非常滿意,點點頭:“愛卿所言極是,此事朕意已決,不必再議!”
“啊!”
劉宗周黃道周等人見了,卻是非常憤怒,怪不得國事日漸艱難,這就是小人當道,蒙蔽聖聽啊……
劉宗周就是一咬牙,忽然高聲道:“臣還有本上奏!”
接著他就從身上掏出了一份奏折,楊山蘆偷眼一瞄,就是心中一凜……這難道就是那份著名的《痛憤時艱疏》?要知道就是這份奏折,劉宗周被當場罷官!
當然按照原本的曆史,這份奏折應該是在年初的時候提出來的,而現在看來,被他這隻蝴蝶翅膀給攪動了……
而此時劉宗周已經琅琅開言,臉上還閃耀著正義的光輝:“頻年以來,陛下惡私交,而臣下多以告訐進;陛下不察而用之,則聚天下之小人立於朝!
嗚呼八年之間,誰秉國成,而至於是!臣不能為首揆溫體仁解矣。且小人每比周小人,以相引重,君子獨岸然自異。故自古有用小人之君子,終無黨比小人之君子……”
總之這份奏折,集火批評崇禎皇帝,重用小人,所以才會造成國事艱難!還順便臭罵了當朝首輔溫體仁。
好吧,崇禎皇帝猝不及防,劉宗周居然還有如此重磅炸彈,把當今天下時局艱難的責任,都怪在他身上!那是一時氣得都說不出話來!
至於當朝首輔溫體仁,那更是氣了個五迷三道!心說好你個老匹夫!原來早就在這裏等著我了!隻是因為牽扯到了他自己,倒也不好直接辯駁。
至於溫體仁的其他黨羽,有的因為地位太低,不配和劉宗周交火,有的地位高的,卻震驚於劉宗周的大膽犯上,一時都忘了出來幫腔……場麵一時間極度寧靜!
可正在這都快要令人窒息的時刻,忽然大殿外就響起了一陣異常的響動!而且動靜聲越來越大!好像有無數人在外麵歡呼呐喊!
“外麵何事喧嘩!”
崇禎皇帝的臉色已經陰沉得快要滴下水來!
眾多大臣也都不明所以,於是立即就有宮中內侍跑出去打探,而等到他再次進來之後,已經跪倒在地道:“啟稟皇上,是京城的民眾在自發舉行慶祝!”
“因為鎮虜衛斬獲的千餘首級,已經在菜市口堆成京觀,並且京觀高達一丈有餘!為曆年之罕見!包括斬獲的上百件韃虜旌旗盔甲,一並供人參觀!所以京城百姓歡呼雀躍,喜慶之聲,恰如過年!”
“是嗎?”
崇禎皇帝聽了頓時臉色轉晴,然後他又仔細傾耳傾聽了一下,果然如此……此時外麵的民眾已經越聚越多,歡呼雀躍聲!山呼萬歲聲!種種聲音不一而足,都快要把屋頂都衝破了!
“哈哈!”
崇禎皇帝正愁沒有台階下,現在聽了就是一聲大喝道:“劉宗周你聽見了嗎!你口口聲聲楊愛卿是奸佞小人!是奸臣父子!可是外麵的這個慶祝又是什麼!
你說朕被小人蒙蔽!難道外麵這麼多民眾也被小人蒙蔽了!我看是你自己被蒙蔽了吧!”
而這時溫體仁看見機會難得,幹脆也不顧體統了,親自上陣,附和道:“聖上所言極是!劉宗周以大義之名,行誣蔑之實!誣告國家棟梁!下官竊以為,此等才是真正的小人!理應被罷官免職!以儆效尤!”
“準了!”
崇禎早就不耐煩劉宗周了,更不要說還誣告他最為看重的楊山蘆父子,於是崇禎當即道:“來人啊,剝去劉宗周的官袍頂戴!貶職為民!”
當即就有兩個小太監走過來,要剝掉劉宗周身上的官袍頂戴!
“這,這……”
劉宗周雖然滿腹經綸,此時卻無力辯駁!外麵潮湧般的歡呼聲就是最好的證明!
隻是,劉宗周卻是心如刀絞,滿頭白發瑟瑟抖動……這真是國無天日!奸佞當道!偏偏聖上還忠奸不分!
既然如此,罷罷罷!為天下蒼生計,老夫又何惜以死諫之!
於是劉宗周忽然身子一挺,然後就是瞠目大喝道:“皇上要罷老臣的官,老臣自當遵從!隻是老臣還有最後一本上奏……妖孽當國,國將不國!還望皇上三思!
另古有賢臣魏征死諫!今日老夫又何惜從之!”
說完之後,劉宗周猛的撥開身邊兩個小太監,一頭撞向身前一個粗大的庭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