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對於我們並不陌生。比如你喜歡吃很鹹的菜,別人問你為什麼那樣,你說是習慣。習慣有時是沒有道理可講的,但是它對我們卻是非常的重要!俗話說:“運氣好,不如習慣好。 ”今天養成的好習慣,會成為明天的優勢。其實,每一種能力隻不過是專業的習慣。進入 21世紀,我們必須培養一些新的有助於成功的習慣,如團隊合作習慣、自我激勵習慣等等。有一句話是: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命運。習慣的力量可見一斑!
為了養成一步一步做下去的習慣,我們應該培養以下兩種習慣:
1.…設定明確的、可操作的目標的習慣。
1953年,美國非常有名的大學——耶魯大學對應屆畢業生做了一個調查,了解學生將來畢業之後,有沒有非常具體的人生目標。結果竟然發現隻有3%的學生回答“有”,…97%的學生不知道將來要怎麼樣過日子。
耶魯大學繼續追蹤研究發現,當年在學校有明確目標的那3%的學生,20年之後,都成為社會某一領域的領導人。這個研究告訴你目標設定的重要性。有設定目標習慣的人,絕對更有成功的可能。同時,設定目標要量力,要衡量條件,按部就班,不能期望一蹴而就。就如龜兔賽跑,設定了目標,烏龜再慢,隻要日日爬行,總能到達目標。
有的人失敗是因為不知道什麼叫做目標。他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知道自己最想成為什麼樣子,因此也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有的人失敗了,別人告訴他是因為沒有目標。可是他說,我有目標啊!但是我還是失敗了。這種人的目標往往是空洞的、大而不當的目標,沒有一定的可行性。還有許多人的失敗原因是定完目標不會製定計劃,因此目標也就隻是掛在嘴上,而不能切實地執行。
我們應該首先用一定的時間仔細想想自己到底要成為什麼樣子的人,成為這樣的人需要做什麼,你可以用小紙條先把它寫下來。然後就是怎麼做的問題了,同樣你可以製定一個執行計劃。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把它貼在家裏牆壁上,然後一步一步地做,就這麼簡單。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謀定而後動”,這裏麵包含著很深的學問,設定明確的、可操作的目標的習慣就有這層意思。“謀定”就是說你在事前要考慮清楚:想要追求一個什麼樣的目標,目前你又處在什麼樣的位置,要實現目標目前、以後都有哪些困難,難在哪裏,用什麼方法能夠克服這些困難,自己能否完全克服,或者是還需要什麼人的幫助才能克服,能幫助我的人又在哪裏,怎樣才能得到能幫助你的人的幫助……自身的力量始終有限,我們必須要善於借用外界的力量來幫助自己。你要把你想到的東西都寫出來,而且寫出來的東西要貼在房間裏,並且要貼在房間裏顯眼的地方,敢公開給人家看,不要怕人家笑話,以此來鞭策自己。
這些你隨時能看見的東西就會督促你、檢驗你,在它的驅使下你就能隨時檢查自己的目標的執行情況,並且也更容易養成隨時修正、設定目標的習慣。
2.…用發散性思維來思考的習慣。
有了使用發散性思維的習慣可以幫助我們打開“多條成功之路”,因為這種思維本身就要求我們從多個角度去看問題,考慮問題。
尹戈·艾崔克——托比飛行器的發明者,正是在印度一種叫亞那尼亞的種子的形狀中得到靈感的。這架天然“飛機”向上伸展的翼尖構成了德國著名戰鬥機的原理。
擁有用發散性思維來思考的習慣,你就能時時給自己找到實現目標的與眾不同的、更為簡便的方法,它會給你更堅定的信心,從而有助於你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請記住:永遠繼續下去!成功的目標都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如果我們有了一步一步走下去的習慣,成功就在你的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