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有人說,中國人聰明,現在的中國人更聰明!是呀,幾千年的華夏文明,讓中國人沉澱出成事大智慧。梳理中國曆史不難發現,那些成功的人,總是充滿著智慧。他們做事,往往拿出立竿見影的辦法,從意想不到的角度出手,輕輕鬆鬆成事。

薑太公(薑子牙)在商朝時當過小官,商末民不聊生,紂王暴政連年。薑子牙辭官離開商都朝歌,隱居磻溪峽,並在磁泉邊以長杆、短線、直勾、背身而釣的奇妙方式去釣魚。靜待多年,最後感動了求賢心切的周文王,薑子牙被拜為司馬,輔佐文王。

薑太公讓我們明白,要成事,要懂得依靠你的貴人。

劉備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可諸葛亮就是不見劉備,使得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以此來營造自己的人氣,使自己日後封侯將相。

諸葛亮讓我們明白,人要善於推銷自己。

司馬懿兵臨城下,自己卻無守城之兵。諸葛亮隻身一人端坐城池,運用“空城計”卻擊退了生性多疑的司馬懿數萬精兵。

這個曆史傳說告訴我們:隻要用點計謀,你可以絕處逢生。

曹振鏞備受皇帝恩寵,在官場上霸氣十足,死後還獲得“文正”的諡號,並入了賢良祠。清人朱克敬披露雲:“曹文正公晚年,恩遇益隆,身名俱泰。門生某請其故,曹曰:‘無他,但多磕頭,少說話耳。’”

曹振鏞讓我們明白,做人要圓滑一點。

……

不難看出,成功者之所以成功,那是因為他們具有獨特的生存之道——用招!盤點中國古往今來的那些成功者,他們的成功之道各有不同:有的目標至上,有的注重用人,有的精於取舍,有的善於布局,有的敢於冒險……在這些人身上,彰顯的都是人生智慧的精華和成功做事的製勝招法。

可以說,中國悠久的曆史,讓巧於成事之道成了華夏民族的特質;對智慧的推崇,讓當下人將古人的智慧變成做事的妙招。

當我們初涉世事,我們一定要掌握中國人的成事智慧,運用祖先給我們留下的成事招法。在做事時,要懂得謀劃,要懂得變通,要懂得用計,要懂得施策。做事巧用招法,是做事的一種智慧,不是要你使奸詐坑害手法去打垮對手,而是要我們做事時要懂得去利用智慧、策略等擊敗對手,成全自己。這樣,在生活的潮流中,在成功的道路上,我們就能多一把成功的利器,輕鬆擁有事業與財富,擁有權勢與地位,擁有快樂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