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三道聖旨(1 / 2)

當劉宗周和徐光啟都在家裏斟酌著怎麼準確表達自己看法的時候,高攀龍卻陷入了迷惘與困惑中,讓他感到困惑的是天啟到底想要他怎麼做。雖然是讓他跟都察院的人商議著拿主意,看由百姓選官員這事該從哪裏入手在什麼地方搞試點,但是緊接著發生的事讓他感到自己不好作主,因為第二天天啟就對宗教問題、幫會問題和商人問題分別下了三道聖旨,其速度和針對性非常強。

在對宗教事務上天啟規定,從聖旨頒發之日起任何宗教的任何活動都必須在固定場所舉行,如果要在寺廟之外舉行儀式活動必須事先申報,否則的話將被定義為邪教。如此一來任何披著宗教外衣的人,或者說被任何神佛仙鬼附體的人都不得私自向普通百姓宣揚教義,就算是玉皇大帝如來佛祖天主真主全活過來了,他們也隻能老老實實呆在廟裏。各級官府得到明令,發現有人未經許可從廟裏出來拉人入教的,先潑黑狗血破妖身然後打五十大板帶枷鎖示眾三天。

考慮到和尚不娶尼姑不嫁生不出小和尚與小尼姑,必須要在俗家招人進去延續香火,因此天啟允許出家人在寺廟內宣揚教義吸引人來。除了佛教其他教門也一樣,要麼你空一塊場地出來定期舉辦活動吸引人來,給人聚會看熱鬧的地方也讓人定期交換貨物。要麼你教人識字、畫畫、下棋或者替人治病,讓人接近你也方便你拉人加入進來,這些在寺廟教堂裏傳教是允許的,但那些以恐嚇、欺騙手段讓人信教入教的行為將被製止。

對幫會問題天啟明令,任何沒有把對國家的忠誠放在首位的幫會都必須在半年內逐步解散,因協同勞動需要成立的幫會,如漕運的漕幫、運鹽的鹽幫、出海的船幫等都必須由朝廷派人整編,然後歸大鐵公司管理。天啟對此的解釋是大明所有的官員和百姓首先應該對國家忠誠,不把對國家的忠誠放在首位而去強調對幫會首領的忠誠,就是在跟朝廷分庭抗禮屬於叛逆,對叛逆之人朝廷絕對不會姑息養奸,必將鋤之而後安。

百姓要勞動要生活需要在一定的小團體裏共同做事,對這些小團體天啟允許其存在,但是要求他們必須把對國家的忠誠放在首位,為了將這想法體現出來因此要求這些以經營為主的小團體必須歸屬大鐵公司。在此天啟重新解釋了大鐵公司的含義,大就是指所有勞動者共同勞動團結互助公平分配相當於吃大鍋飯;鐵就是隻要你不犯罪不脫離集體,你就有權利繼續在大鐵公司裏工作一直到老相當於端了個鐵飯碗,大鐵的新含義就是吃大鍋飯端鐵飯碗。

在對商人經商活動中的利潤封頂一事上,天啟重申了利潤封頂的真實目的,就是不允許出現一夜暴富現象,暴富意味著暴利也就意味著嚴重侵害了他人利益,必須毫不動搖地予以打擊。但是考慮到地域差異和行業差異等原因,原來的商業兩成工業五成的封頂限製可以作適當調整,怎麼調整必須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來考慮。當地官府可以讓輔政機構人員廣泛調查,最後得出了合理數據上報朝廷批準,在沒有批準之前一切按老規矩辦。

從這三道聖旨中高攀龍看出天啟想趁機整頓一下大明的一些不安定因素,前一陣出現的百姓要求直接選舉官員事件,初步調查的結果是裏麵有讀書人、商人、幫會會眾和泰西傳教士等人,天啟對其中三股力量立即作出回應有不同尋常的意義。四類人中都有反應惟獨對讀書人沒有說法,應該是讓高攀龍帶著都察院的人去處理,其中原因就是高攀龍和都察院中絕大多數人都是東林黨,讀書人的事由他們處理最合適。

自從天啟重新起用了高攀龍、楊漣等東林黨人後,經過五年的經營東林黨已經成為讀書人的代表和楷模,讀書人鬧事也可以看作是東林黨內部沒有管理好。當然,從這幾道聖旨中高攀龍也看出天啟對其他幾股勢力的態度,那就是區別對待但態度鮮明。

對宗教人士就一句話不要犯界,你們隻能管人死了之後的事,活著的人自有各級官府代表皇帝操心,管活人和管死人的河水不犯井水,官府和宗教人士雙方如果不越界就可以相安無事,甚至可以密切關係互相幫助。比如說佛教宣揚什麼“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做者是。”的觀點,這就是讓百姓行善做好事遵紀守法,對和尚們如此知情識趣朝廷也很讚賞,經常撥錢修建廟宇賞賜廟產,你好我好大家好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