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晉見孫承宗要自己回答天啟的詢問,也沒有推辭就說道:“皇上,臣也認為毛總兵在金州要比在皮島好很多,侯監軍開始已經說了幾大好處,臣認為還有最大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避免別人再說毛文龍。想必皇上也有耳聞,從當年的巡撫武之望開始就有人一直說毛總兵有不聽調遣、克扣軍餉、私下議和等罪,臣為渤海軍區督軍後沒有發現有這樣的事。不是臣袒護毛總兵,臣的意思是他從皮島移到金州後,除了方便支援也方便調查。”
天啟當然聽過不少詆毀毛文龍的言詞,不過他也沒當真隻是讓軍情處多加調查,以前錦衣衛在皮島駐守有人,後來成立軍情處後雖然沒有固定住所,但是也時不時上島清查帳目和兵員數量,小出入當然有但大過失還沒有發現過。從那些別人說他的罪名中可以有另外一種理解,不聽調遣那是因為地方太遠,一個在登州一個在國外調遣起來肯定不方便;克扣軍餉在大明軍隊中是個普遍潮流,不克扣軍餉的軍官他就升不了官,隻要不引起嘩變就沒什麼事。
隻有私下議和是條大罪,作為一個武將私下跟敵人議和那就意味著你想背叛,在這一點上毛文龍是明白的,他跟努爾哈赤和皇太極議了幾次和都稟報過,這些都不是什麼把柄。但是這一切都沒有得到澄清,讓朝中有人誤會生疑也可以理解,王在晉說毛文龍在金州方便調查也是一種態度,免得別人說他接受了毛文龍的好處。
天啟聽了王在晉的話就問道:“大家對毛文龍是就地駐守還是組織撤離有什麼其它看法沒有?”
督軍和監軍都表示支持毛文龍就地紮根了,其他人也不好有其它想法,都表示沒有異議。隻有孫承宗說:“既然都認為毛總兵應該在金州堅守,那麼就應該派人並運送物資支援,毛總兵說最好讓趙率教帶人去幫他修房建屋,皇上是否同意毛總兵的請求?”
天啟想了想搖頭說:“趙率教去南京後辦了一座學校,專門教授如何修建房屋和驛路河流,山東、山西、河南、江西、湖廣等鄰近省份都不斷輪流派軍隊去學習,陝西、福建等遠一點的還專門來請人上門教授技藝。現在他的那幫老點的人都在當教師爺,剩下的都是些子侄輩技藝和吃苦耐勞精神大為不如,就算要派去也要等春天雪化了再說,冬天裏修建的不結實,既然決定要長久駐守就要修一些結實耐用的。”
孫承宗點頭說:“既然如此就讓侯大人親自去走一趟,給毛文龍帶些應急的衣服和大炮,告訴他朝廷的決定讓他下決心堅守。”
侯恂答應後天啟接著說道:“金州的事說完了我們再說說錦州的事,你們誰來說說意見?”
黃道周是東北軍區的監軍,他見侯恂都是先說的話,自己同樣是監軍也不好意思等別人來,於是說道:“皇上,錦州的情況比較複雜,對錦州不能強攻隻能另想辦法,臣看了各處的奏報內容後,發現女真人完全有可能趁我們久攻錦州不下之機夾擊我們。錦州這一場仗恐怕不是短時間內能有結果的,凡事要往最壞處打算,根據臣對女真人的數量分析,臣認為應該向錦州增加兵力。”
天啟說:“現在是十二月,看來前方將士今年不能回家過年了,他們太辛苦朕也不好再讓他們多流血,強攻的想法先廢止吧。黃大人說你對女真人的兵力有具體分析,那麼你認為皇太極會拿多少人來夾擊我軍?”
黃道周說:“拋開歸順過去的蒙古人和死心踏地替女真人賣命的漢人不算,女真人中能打仗的總人數不超過十二萬人,分析毛總兵和朝鮮方麵傳來的信息,可以知道圍堵在金州的女真人約有四萬人,其他的都是雜牌軍不足為懼。圍堵會寧城的都是原來的蒙古人,錦州城裏有兩萬女真人,算起來皇太極手中最多還有六萬人,如果他還要守沈陽遼陽等中心地帶,能用來夾擊我們的最多可能達到五萬人,我們一共過去五萬他們有七萬兵力上我們不占優。”
天啟點頭說:“那麼要增兵又該從什麼地方調遣人過去?”
黃道周說:“會寧的人不能動,薊州一帶的守軍和寧遠的守軍也不能動以防萬一,算起來隻有剛從貴州來的兩萬人可以用,吳襄的七千騎兵也可以拉到錦州去,女真人現在是防守不是進攻,短時間內邊牆處用不上他們。”
天啟想了想說:“吳襄的七千騎兵拉出去應該沒問題,據說袁崇煥很看重這些人想必有些戰鬥力,隻是貴州來的人還不到一個月,或許剛剛適應遼東的惡劣氣候,拉他們上前線去能不能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