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 拆分競爭(上)(2 / 2)

倪元璐硬著頭皮說:“皇上,臣現在一般都在兩河口研製手雷做炮彈的事,大炮小型化是孫元化孫大人和茅元儀茅大人在主管。臣這樣說絕不是在推諉責任,如果皇上要責罰臣領受責罰就是。”

天啟不滿地看了看倪元璐然後說:“如果什麼東西通過責罰你能責罰出來,朕就天天打你一頓,問題是就算把你屁股打爛也無濟於事,所以你還是不要說什麼責罰多說點有用的建議。你現在有別的事對這事不清楚就別說話,讓孫、茅兩位大人說一說現狀,不過你以前在主管所以叫你來是為了一會兒讓你補充提意見。”

孫元化見天啟雖然做出不滿的樣子但語氣輕鬆還跟倪元璐開玩笑,知道天啟心情還可以不會無緣無故發火,於是說道:“臣等覺得很慚愧沒有及時做出來,皇上現在要準信臣也不敢打包票,新生事物有很大的運氣成份在裏麵,運氣好做對了也許明天就能成,運氣不好沒找對問題的症結也許一年也還是有問題,請皇上恕罪。”

聽了孫元化的話天啟沒有生氣,反而點頭說:“朕就知道是這麼樣的結果,好在朕有心理準備不會失望,你們沒來時朕跟孫先生商議了一件事,就是把你們現在手下的人拆開來組建四個部門,你們看有沒有什麼意見?”

孫元化一聽要把現在搞軍備的人拆開組合成四個部門,頓時感到有些難以理解,他想了想說:“皇上,臣等現在都覺得人不夠用,再拆分開不是更不夠用了嗎?這樣一來大炮小型化的事恐怕就會拖得更久。”

天啟說:“大炮小型化的事你們現在能搞好固然很好,但是如果你們一時半會兒做不好朕也不急,變通的法子還是有那麼一條兩條關係不大。像這個連環船的事就很好辦,不就是在沒有特別大的船之前用兩條大船連環成特大船嗎?連環船的目的也是增加承載力好讓大炮上船,兩條不行就連三條嘛總能達到目的。在船甲板和外麵裝上鐵板的事也好說,不抗砸就加厚容易碎就就搞成雙層夾棉布,也就是說就算你們都搞不成功都關係不大。”

孫元化一聽就更納悶了,問道:“既然如此皇上的真實用意是什麼呢?”

天啟說:“朕讓你們加緊做的目的是培養一大批人才出來,無論是專做理論研究的進士舉人,還是實際操作的能工巧匠,對大明來說是多多益善。但是從這兩年的現狀看你們並沒有發掘和培養出多少人才出來,真正具體做事的還是幾副老麵孔,而且都是說得頭頭是道但實際上沒見建樹。”

孫元化和茅元儀等心理雖然都不服氣,但也沒有辯駁隻是低頭說道:“臣等無能讓皇上失望了!”

天啟搖頭說:“你們這樣說就說明你們還沒有發現問題的真正症結在哪裏,說不準心中還對朕的話不以為然,朕現在問你們幾句話你們認真做答,先問一下大炮發射炮彈的原理是什麼?”

孫元化想了想說:“大炮中的炮彈之所以能發射,是因為當炮膛裏的火藥爆炸時除了炮管的方向是空的外,其它方向都是厚厚的鐵壁無處釋放力道,最後隻有順著炮管把爆炸的力道釋放出去。因為有炮彈堵在炮管裏,這股力道要完全釋放必須先把炮彈送出去,相當於攻城時圍三闕一加速攻打讓敵人從缺口逃跑。”

天啟點了點頭問:“那麼你們有沒有一個具體數據,就是在一定的藥量下最多有多厚的炮膛炮管會被炸裂開,至少有多薄的炮膛炮管不會炸膛是安全的呢?”

孫元化搖了搖頭說:“臣慚愧!臣等沒做過這方麵的記載。”

天啟又問道:“造炮不僅僅需要知道原理還要知道具體細節,用數據來代替粗疏的分析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你們知道鑄炮具體的過程嗎?知道鑽孔時用什麼工具鑽孔及其原理嗎?知道淬火使鑽頭變硬而退火使炮管變軟好加工的具體火侯嗎?”

孫元化和茅元儀都搖頭說:“臣等不知道,這些都是由工匠憑經驗自己掌握,他們一般都不會外傳。”

天啟說:“那些工匠又理解你們寫的那些造炮原理嗎?說不準他們好多人連字都不認得幾個,這就是朕說你們是理論和實際脫節的原因,朕需要的人才是既要懂理論又要會實際操作,你們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