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 風林火山(下)(2 / 2)

倪元璐說:“要不把騎兵駐守到兩河口來,會寧城恢複好後把左良玉的車炮營搬過去,固定城牆安上固定大炮,還有移動車營上的移動炮,加上一萬五千步兵弓箭火槍的防守,女真人隻有腦袋不清醒才會去攻擊。女真人真要占據大寧與我對峙,想讓敖漢部和奈曼部回到原來住地去放牧,我們的騎兵轉移到兩河口既可以北上直攻大寧,也可以沿大淩河向東直搗敖漢部和奈曼部的老窩,就算遇到麻煩過河就有我明軍守軍的支援。”

盧象升看了看地圖說:“我讚同倪大人的話,打仗沒有單槍匹馬打天下的道理,到了危急的時候必須要互相支援。為了不給敵人圍點打援的機會,所有的支援都應該在內線執行,比如說寧遠對大淩河沿岸的支援,山海關對兩河口的支援,邊牆守軍對會寧城的支援,這樣一來敵人想打援也沒得打,想圍困也圍不上,這才是長久穩妥之計。”

王化貞說:“會寧城恢複後還不如把騎兵安置在會寧以西,還可以防止敵人翻山從壩上草原下來襲擾。至於說現在我們不好出去也沒有關係,等我們訓練的士兵增加了養的戰馬多得滿山跑了,到時候再出去收拾他們也不遲。我以前在廣寧時也想的能一舉將女真人蕩平,現在想來實力不足時該忍還得忍。”

孫承宗皺眉道:“王大人太謹慎了吧?會寧一恢複就相當於紮住了口子,會寧以西就是四麵環山的地方,不但可以屏護長城沿線還可以讓人去放牧養戰馬,無論蒙古人還是女真人想襲擾都是進來容易出去難,不死也得脫層皮。在裏麵養馬隻需要放一些朵顏人出來就可以,用兩萬騎兵養馬這手筆也太大了點。”

見沒人說話孫承宗問天啟:“皇上覺得他們說得怎麼樣?以為騎兵應該配備在哪裏?”

天啟想了想說:“朕認為他們都說得有道理,他們認為現在應該謹慎從事,等養精蓄銳力量壯大後在草原上跟女真人拚殺,不過朕的想法跟大家說的有點區別。朕認為騎兵的優勢隻有兩個,一是速度快便於做偵察傳遞情報等事,二是在敵人沒有鬥誌潰退時衝擊追殺擴大戰果,相當於拔掉猛獸的牙齒和利爪後把沒有鬥誌的猛獸像宰羊一樣宰掉。說以後要跟女真人在草原上用騎兵對殺朕絕不讚同,不要說我們現在的力量還不如他們,就算今後我們的力量趕上他們朕也不願意讓將士們去角力拚殺,騎兵拚殺那是殺敵一萬自損七千,我大明將士也是人啊朕不忍心!”

孫承宗和盧象升等人一聽頓時就有點感動了,作為帶兵打仗的武將跟敵人拚命那時職責,但誰也不想真拿自己的命去跟人拚,孫子兵法中還有‘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的說法呢,能兵不血刃解決問題那自然大好。

孫承宗問道:“那皇上是怎麼考慮的呢?”

天啟說:“先派騎兵一半進駐兩河口一半進駐山海關,每次帶夠自己的糧草從大淩河古道來回輪換,到了兩河口後就圍著努魯兒虎山巡邏溜達,其目的就是讓蒙古人和女真人摸不清虛實,但是要注意不要被伏擊要多派騎哨打探消息。蒙古林丹汗部受了重挫一年內恢複不了元氣可以忽略,如果女真人要集結人馬與我爭鬥,沒有兩三個月是集中不起來人的,畢竟現在是夏秋之季正是羊馬啃草長肉的時候,我們趁這個機會把會寧城恢複起來。”

孫承宗點頭說:“現在恢複修建會寧城正是時機,趙率教帶了些人走但遼西又有很多修建城牆和房屋的匠人,一到兩個月就能初起規模,等大軍進駐後再逐步完善也不遲。臣想為了牽製住皇太極,讓祖大壽派兵坐船去襲擾錦州一帶,讓皇太極緊張遼西就沒有力量顧及會寧。同時還要讓毛文龍派兵襲擾金州一帶和長奠寬奠等六堡,今天射幾箭明天放兩炮讓皇太極忙不過來,等他反應過來會寧城已經建好了。”

天啟說:“薑還是老的辣,先生這主意確實不錯足以讓皇太極手忙腳亂的,不過萬事都有意外,萬一皇太極不顧一切聚兵攻擊我不準修建會寧,大家要做好跟他拚殺周旋的準備。他隻要在會寧大寧一帶跟我們粘上了,就命令毛文龍取沈陽祖大壽和袁寵煥取錦州,三處戰場我隻要勝一場就夠了。”

張祥安問道:“皇上,如果女真人不搗亂我們修建好了會寧,接下來又該怎麼辦?是發展騎兵還是等力量壯大後向北占據大寧甚至占據西拉木倫河邊的全寧?”

天啟想了想問張祥安:“你說說要在什麼情況下才能大量消滅敵人而自己損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