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張靜安點頭趙率教繼續說道:“西北已經去人了,馬世龍幾月前已經去了嘉峪關順帶看著寧夏,他年紀雖小但很得孫承宗孫大人看重,加上馬家是寧夏望族人緣好,由他在西北駐守可以牢牢守住西北邊陲皇上也很放心,所以西北軍區的位置你也不用想了。開始你說了很多皇上控製手下軍隊的辦法,但還有一點你沒有說,那就是主官定期更換和異地派遣主官,你是北方人派你到南方也符合這一規定,這就是我說讓你安心在貴州的原因。”
張靜安說:“依趙大哥所說我就定在西南軍區了嗎?那還得跟地方官員搞好關係免得以後鬧矛盾。”
趙率教想了想說:“以前我也是這樣認為的,不過後來我又感覺可能有變數,高大人、朱大人、蔡大人三位都是文官,在西南軍區任主官的可能性不大,最有資格跟你爭的一是雲南總兵沐天波,另一個是四川總兵秦良玉。沐天波年紀輕能力也強本來是不二人選,不過沐家從黔國公沐英開始世鎮雲南,兩百多年來跟土司也沒有什麼兩樣,聽說沐天波馬上要承爵,他一承爵就不能再當總兵,這就隻剩下秦良玉一個了。”
張靜安不解地問:“秦良玉不是石柱土司嗎?皇上會把這麼重要的職位給一個土司?再說皇上的第一要務是徹底廢除土司製度,讓一個土司領兵去完成廢除土司的任務恐怕不行吧?”
趙率教說:“西南幾省的土司遍地都是一抓一大把,皇上是要徹底廢除土司製度但並不是要把所有土司都抓起來宰了。這秦良玉雖也是土司但對朝廷非常忠心,她丈夫被朝廷冤死她都沒有怨言,還數次出兵平定各處叛亂為朝廷出力,據說皇上對她讚歎有加。也許在皇上看來讓秦良玉出任西南軍區主官恐怕比其他任何人都適合,她鎮守西南地方上也會少很多不服之人,加上他是女子年紀也大了朝廷肯定也放心。”
張靜安想了很久緩緩點頭說:“秦總兵的事跡確實讓人佩服,她也確實比我還適合在這裏鎮守,看來小弟我隻有想辦法爭一爭東南軍區的主官了。”
趙率教說:“既然如此張老弟要學一學閩南話或者廣東話了,不然的話聽不懂周圍的人在說什麼那是很惱火的事。”
兩人在營帳裏喝茶聊天,他們口中的秦良玉正在永寧跟欽差副使劉僑說話。這次的欽差正使是福王,因為體胖也沒什麼事,打著查看大鐵公司資產的名頭在貴州看了一圈就原路從湖廣返回了,劉僑和另外一些人因為有其它事就晚走了幾天,順便還要到四川去辦些事。路過永寧時打聽到四川總兵秦良玉正在永寧視察,於是上門拜見順便傳達皇帝的旨意。
秦良玉身材很高大,穿上細甲戴上頭盔很有一股英氣,她寬臉龐細長眉兩眼炯炯有神,如果不是眼角露出的幾絲細紋一般人看不出她已經是五十出頭的人。見劉僑身為欽差但卻對自己執禮甚恭,秦良玉心中高興讓人設座端茶敘話,秦良玉首先問道:“劉大人要見我有什麼事嗎?是不是我的手下有誰犯了事需要錦衣衛出麵問話?假如有的話能不能看我薄麵容情一二?”
劉僑搖頭說:“秦將軍言重了,在下隻是皇上派來做幾件事,需要秦將軍幫忙是有求於將軍,並非為了其它事。”
秦良玉奇怪道:“我和劉大人素昧平生從未見過,有什麼事居然要我幫忙?”
劉僑說:“具體什麼事我也不知道,隻是有一封信還有個信物是宮中傳來的,秦將軍一看便知。”說完從隨從的背包裏拿出一個包好的黃色的綢緞袋放在盤中向秦良玉推了過去。
秦良玉拿起綢緞袋看了看,見封口是縫好的還用漆封過,裏麵癟癟的好像有幾張紙還有什麼飾物,她沒有馬上拆開而是問劉僑道:“劉大人知道裏麵大致是什麼東西?是誰寫的信?我不記得跟宮裏的人有什麼聯係啊。”
劉僑說:“這個在下就不知道了,皇上說了隻要把這東西交給秦將軍就好,假如秦將軍有話就自己上奏,這事對在下來說就算完了。還有第二件事就是聽說秦將軍在天啟三年平定過鬆潘之亂,不知道秦將軍當年走的是哪條路?”
秦良玉想了想說:“這都是好幾年前的事了,記得當時從成都出發經綿州過平武到的鬆潘,中途還在一個叫龍安的鎮子上住過一晚,後來大軍到了川主寺也就完事了,劉大人問這個有什麼說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