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 大鐵常青(上)(2 / 2)

劉僑見福王叫自己替他說話,於是站出來說道:“高大人,在下離京前皇上特意授意,說平叛沒有整頓軍隊重要,而整頓軍隊又沒有建立模式重要,這模式就是要讓軍人正常有序地進出流動。在下理解的是四萬人中全部培訓完又回去打仗,不符合正常有序的流動模式,還是應該對其進行分化。如果說如此一來軍隊中人數不夠,可以就地征召人參軍服役,還是按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規矩來就好。”

高第自然認識劉僑,他點頭說:“劉大人辛苦了,劉大人這麼一說本官也想起了皇上說的慢慢來的方針,年齡大的老兵雖然戰鬥力強但是處於下降趨勢,年輕人開始沒什麼戰鬥力但經過訓練確實可以穩步上升。這些本官認同,不過已經培訓完的一萬五千人怎麼又成了使用上有問題了呢?”

劉僑笑道:“高大人事忙可能一時間忘了,皇上所說的模式一是軍人的正常流動進出模式,另外一個模式就是普通百姓服役和退役安置的模式。一馬不行百馬憂,不打仗的人培訓完不馬上考慮退役安置,其他人進不來也會使地方上的人越來越少軍隊裏的人越來越多,高大人看是不是這個理?”

高第拍了下額頭說:“哎呀!看我忙得昏了頭了,按軍務院原來的商議應該是明確要退役的人培訓完馬上交給大鐵公司,本官隻想著如何平定叛亂把這事給忘了。不過這大鐵公司在各省各州縣隻有守衛銀庫和糧庫的錦衣衛和內衛,這一萬多人難不成都移交給他們不成?”

福王這時候說:“他們隻是做事的,管事的還沒有來,其它各地的人早已經經過培訓後上任了,不過因為貴陽在打仗要等安定了晚些來,估計就在這一陣就會下來的。不過他們就算來了也隻負責傳遞信息不負責人員管理,專門負責人員管理的還是地方官員,在座各位都是入了股的也算是大鐵公司的人,所以管理人員大家都責無旁貸。”

朱燮元突然想起了什麼說:“去年朝廷要每個官員把家裏多餘的錢拿出來,下官家裏雖不富有但也拿了些出來。開始還以為是朝廷困難要大家捐贈,後來又分了些銀子回來才知道是入股分紅,是不是就是王爺說的大鐵公司股份?”

福王點頭說:“朝廷有規定,二品官最高可以買五萬到十萬股份,三品官買一到三萬股份,誰少買了其他人就可以多買,分紅的時候就會體現出來。朱大人現在明白了為什麼我們都是大鐵公司的股東了吧?大鐵公司把朝中官員、民間大戶、王室宗親等都聯係到了一起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這也算是皇上的高瞻遠矚。”

高第說:“聽說王爺是王室宗親的代表,這次來貴陽是不是多半也是為了大鐵公司的事?”

福王點頭說:“高大人猜對了一半,本王來此確實是有大鐵公司的原因,不過還有個公司就是常青樹公司也是本王關注的。這常青樹公司是皇上專門用來培育良種的,培育出來的良種委托大鐵公司推廣,等糧種推廣開後百姓們就不愁吃喝,吃喝不愁再有個溫暖的家,誰還會傻呼呼地跟著叛匪造反呢?”

高第點頭說:“既然如此就請王爺吩咐,把大鐵公司搞好既是為皇上分憂也是為我們自己好,我想不會有人不同意的,需要什麼樣的配合王爺隻管開口。”

福王說:“好!先停下你們那個把山上百姓全遷移到貴陽和遵義附近的計劃,如果說為了鼓動人心現在已經達到目的了,以後應該就地安排而不是異地遷移。大鐵公司近期會擇日在貴陽和其它府縣掛牌開張,首先你們應該把軍田歸還回來變成官田,把所有官田官鋪移交給大鐵公司。等培訓的那些舉子下來後,就由他們負責大鐵公司的帳目和日常安排,大鐵公司名下的錢莊也會在近期前來與守衛番庫和糧庫的錦衣衛彙合,到時候他們動嘴你們派人動手。”

高第說:“那現在是不是就把這一萬五千人移交出來,跟轉變成官田的軍田一起給劉僑劉大人?”

福王說:“具體事務你們商議,本王隻是老遠看看大致聽聽就是。”

劉僑微微一笑說:“先把田畝的帳冊和人員的名單交給在下就是,等把人安頓進田裏住進房子了,一切就都好辦了。皇上說了這萬事開頭難,如果錢糧不湊手可以在大鐵公司的錢莊裏先借一些,以後慢慢歸還就是。假如官田做得好可以把民田也圈進來共同管理,反正是收租收誰的不時收呢?”

蔡複一這時候問道:“既然是合作,那麼分配方案是什麼?會不會影響到百姓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