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第一聽有點納悶,這哪個欽差到了一個地方不是作威作福的?怎麼這福王來了隻看不聽就像個聾子,還是跟送上去的奏報比較,真是豈有此理!福王看到高第鬱悶的樣子解釋說:“這不是本王的意思是皇上的安排你們盡管照辦就是,本王倒是有個建議,假如你們做的和跟皇上上奏的一樣,就沒有什麼說的隻管實話實說就是,假如其中有什麼出入還是馬上想辦法彌補一下,免得到時候挨訓事小失去皇上信任事大。”
高第恭身說:“多謝福王提醒,王爺一路鞍馬勞頓先去休息,明天一早下官把各人寫的呈上來給王爺看。”
福王說:“是啊,從常德到貴陽的路很是難走,把本王的骨頭都抖酥了,你們要想辦法把路好好修一修。本王記得趙率教修路就修得好,過年時本王去上林苑逛過,據說那裏的路就是趙率教的人修的不結包也不起坑,馬車在上麵跑裏麵的人都會睡著。”說完帶著隨從跟人去休息去了。
福王走後高第看了看其他人說:“你們準備怎麼辦?給朝廷的奏報剛剛送出去,現在隻能按那上麵的說法來準備,現在也不是爭議的時候,還是想辦法準備修路吧。福王明天要檢查我們今天就得把該寫的該做的弄好,本官素無急智你們商議著看該怎麼樣。”
朱燮元說:“福王開始也說起路難行,看來修路計劃還非得先行動起來,高大人的奏報上說我們準備修路,但是我們現在還在觀望等待朝廷的命令,這確實不是個該有的態度。蔡大人年輕謀略籌劃方麵有兩下子,幹脆就由蔡大人來安排吧,我們都聽命就是。”
蔡複一說:“現在已經快到中午了,時間很緊我們分頭行事,高大人今天就按前一陣寫的奏報來重新寫一下我們的規劃,有空就陪一下福王想辦法讓他高興,免得他感到不舒服回去亂說,這種番王是親近不得也得罪不得的。趙總兵馬上回遵義派人把那一萬五千人送走,先送人和搬運輕便之物笨重家什空了再說,盡快把軍營騰出來,高大人和各位以為如何?”
趙率教說:“這人送出去不難,反正現在又沒有集中在一起,本來就在修路的人讓他們換個方向,修農莊的暫時不動就說跟修路的輪換著來。隻有巡邏聯係的人必須讓他們馬上搬家走,五千餘人讓他們向鎮遠和銅仁進發,到了鎮遠和銅仁兩地後先搭建營地,其他人過慢慢陸續過去也不為遲。再說貴陽到遵義兩百多裏地,雖說路好走也得跑一天,末將馬上回去安排應該沒有問題。”
張靜安也說道:“按高大人的奏報在我那裏訓練的五千人應該去安順,他們也可以連夜開拔,隻要離開了貴陽就行難不成福王還會親自去前線冒險不成?最多去營地轉一轉,到時候那四萬人盡快駐紮一批進來就行,反正他們原來就在這附近駐紮,不需要另外修建營地。”
蔡複一說:“好,隻要你們的人可以連夜開跋,剩餘的那四萬人就可以連也進駐,隻要人進去了今晚不睡也無妨,住不下的就說他們在訓練新項目,就是騷擾敵人住在別處。”
高第點頭說:“看來大家意見一致,那就馬上去辦吧,本來我們也沒有說假話也沒有其他想法,隻是做事的速度太慢,以後一定要記住一個教訓,就是沒有做的事千萬不要先說出來。”
朱燮元咳嗽了一聲說:“下官認為也不是不能說出來,而是不應該寫上去,寫上奏報了就算是給朝廷作了承諾,既然作了承諾好幾天都沒有開始確實是我們的錯。”
高第搖了搖頭說:“現在先不說這些,我們還是分頭行動吧。”
當天下午趙率教就回遵義去了,張靜安也忙著送舊人迎新人,好多在此訓練的士兵都戀戀不舍的不肯走,令張靜安非常感動。他一開始還以為是他的人格魅力感動了這些人,心情大好之下一個個噓寒問暖很是熱情,後來偶然間聽到真相,原來是這五千人不是留戀他而是留戀他營中的夥食,激動的心情才慢慢平複。
張靜安的軍隊裏因為訓練量大,不像其他軍隊裏隻管吃飽就了事,而是要每天見葷腥,沒有肉也得有蛋,張靜安知道真相後安慰那些離開的人,說隻要大家盡力今後都會這樣,大家才高高興興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