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安略加思索道:“這仗不知道要打多久,大家都不要有打完仗回家的想法。讓大家先等一等,等趙總兵把官田裏的村子和官鋪裏的商鋪建好再說,到時候所有人的家眷都可以接過來。今後願意在貴州紮根的可以允許其就地退役,不願意要回老家的連家屬一起走,你先去找地方官把貴陽附近的軍田和官鋪都統計一下,按我們的人數征用。”
中軍官驚訝道:“他們會同意嗎?”
張靜安說:“這是皇上的旨意,軍田官鋪必要時都可以征用,反正我們都同樣上稅,他們有什麼不同意的?這還是高大人跟我宣布的,有事高大人會出麵協調。”
高第確實在協調,此時他正跟朱燮元和蔡複一商議征用軍田和官鋪的事,見朱燮元和蔡複一對此事表示擔憂,高第說:“本官不喜歡繞來繞去,實話說了吧,皇上早就知道你們和你們手下的軍官會不痛快,也早就知道你們不痛快的原因是沒有了私下的收入,決定給軍官們一定的補償。”
朱燮元笑道:“聖明不過天子,這文官可以從賣爵位中分得好處,武將就隻有眼巴巴地看著,這軍田中的好處一下子變沒了那幫兵大爺也不好管。”
高第說:“這些人要錢是好手打仗可不怎麼樣,現在要用著他們自然是盡量安撫,等過幾年把人換完了他們自然就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了,到時候他們聽話還好些,不聽話繼續搗蛋的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兩位大人要先給他們打個招呼免得自誤。”
朱燮元說:“這個下官知道,隻是高大人把整頓軍隊這麼大的事都放手交給張靜安和趙率教,他們的權力會不會太大了點?萬一到時候出點什麼事我們可不好交代啊。”
高第說:“這兩人都是皇上信任的人,不會出什麼亂子的,再說他們都是外地人在本地沒什麼根基,又能出什麼事?難不成他們還會跟叛軍勾結造反不成?”
見高第說得很直朱燮元不由得有些尷尬,蔡複一這時候說:“我們倒不是怕他們叛變投敵,隻怕他們太年輕把事情搞砸了。高大人說過這整頓軍隊是皇上非常重視的事,而且是率先在貴州開始,下官想總得先出個彩不要出問題才好,總得由我們來監管免得出紕漏。”
高第搖了搖頭說:“兩位大人一心想把事情辦好的心情本官理解,不過協助可以監管還是算了。皇上是很重視這次的軍隊整頓行動,不過皇上並不想看到一個大家都好沒有錯誤的局麵,他希望得到一個模式來向全國推廣。因此張總兵和趙總兵出了紕漏或許更好些,我們三位在旁邊看著就是了,先把軍田和官鋪的地點和數目拿出來讓他們挑選吧。”
蔡複一問:“他們挑走了其他軍隊怎麼辦?那些領兵的將領還不跳起來鬧啊?”
高第說:“你們可能不清楚,張靜安的人是怎麼回事本官不知道,趙率教的人是怎麼回事本官是知道的。去年他們在京裏為遭受火災的居民修民房,後來又在上林苑給皇上修皇莊,都修得非常好令人非常滿意。最後他們也沒有說占住不走了,一接到命令就來到這裏,所以說你們應該放心。”
高第的一番話說得不清不楚讓人很納悶,不過朱燮元聽出味來了,他輕輕地問道:“高大人的意思是他們修房建屋並不完全是為了自己,占用的官鋪官田也不會長久占用下去?”
高第點頭道:“他們的目的就是修建新型農莊和新型居住區,城裏的居住區和鄉裏的居住區都會嚐試著修一些並會給其他人住,而且他們不但要修還要教會其他人修,所以你們手下的軍官也不用跳起來鬧,他們應該高興才對。”
見朱燮元和蔡複一露出很高興的樣子,高第微微一笑說:“你們也不用高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全國的官田官鋪都是皇上的,趙率教修的房子也好平整出的官田也好都是皇上的。也許你們會說皇上管不過來那麼多,但是皇上現在用大鐵公司來管理這些官田官鋪,當然會跟當地官府有一定程度上的合作,不過你們手下的軍官要像以前那樣在軍田裏收租收好處的做法,恐怕是一去不複返了。”
朱燮元說:“既然這樣我們就協助張總兵和趙總兵把貴州所有的官田官鋪都拿出來修一下,這可是個浩大的工程他們幾萬人一兩年恐怕忙不完。”
高第說:“本官是五省經略,不把五省的田地都換個樣,我們三個都不會有好日子的。三萬人搞不完就再培訓人手,一兩年搞不完就來定個十年八年的計劃,你們看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