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新王恭廠(下)(1 / 2)

天啟跟張維迎和王永光三人正在談論武將的忠誠和能力的關係時,倪元璐來報告說已經把造大炮的地方清理好了,請天啟他們去看看提點建議。大家跟著倪元璐出門向前走了一段路,進了一個半邊是天井半邊是屋廊的地方,屋廊的地上豎立著一個大洞,裏麵豎放著一根炮筒。大洞旁邊還有個坑,從幾級台階下去可以到坑底橫著進洞,想必是為了固定炮筒方便加工。

天啟問倪元璐:“這就是你搞了大半年的新型大炮?看你像獻寶一樣,就說說這東西有什麼值得大家高興的?”

倪元璐說:“皇上,造炮這種事誰也不敢說一次就能成功,臣之所以高興是因為臣想出了一個妙招,不過還有點缺陷,假如能彌補這缺陷這新型大炮就跟以往的大炮有很大的不同。”

天啟聽倪元璐這樣說很感興趣地問:“你說說妙招在哪裏?缺陷又在哪裏?說不準朕和英國公還有王大人能給你幫上點忙。”

倪元璐說:“以往的大炮射程近容易炸膛,臣仔細研究發現射程近的原因是炮彈和火藥跟炮筒的大小不匹配,炸膛的原因主要是生鐵本身容易裂,加厚吧又太重不好搬運。前一陣鄧玉函他們說用銅造炮,因為銅比較軟比較綿造出來的炮確實不炸趟炮筒加工起來也方便,不過正因為銅比較軟所以開不了幾炮炮筒就變形了。臣偶然間想到,為什麼不用銅和生鐵結合起來造炮呢?生鐵做炮筒的前半部份銅做炮筒的後半部份不就解決了嗎?”

天啟想了想問:“就這麼簡單?”

倪元璐說:“隻這些臣怎麼好意思獻寶?把炮筒分成兩個部份隻是個想法但不容易銜接好,稍不小心也會炸,隻不過以前是把炮膛炸裂,現在會把炮炸成兩截。臣後來想能不能造成子母炮,就是用整體的鐵炮做母炮,不過在炮筒裏放個連著炮彈和火藥的銅做的子炮,點燃後炮彈發射出去後隻需要把子炮的炮筒倒出來,重新裝個子炮進去繼續用。如此一來射程穩定不會炸膛還加快了發射的速度,皇上你看這寶可獻得?”

見倪元璐笑眯眯的樣子,天啟轉身問王永光:“王大人久在兵部,對軍備的情況肯定很了解,你說說倪元璐這想法怎麼樣?有沒有實施的價值?”

王永光想了想說:“以往的大炮發射前要裝藥、塞緊、填彈,發射後要倒渣、擦拭幹淨做起來很麻煩,稍不注意就會出問題。倪大人這個子母炮的想法很好,首先火藥量可以事先設定準保證射程,銅做的子炮又能夠避免炸膛,而且裝填發射後更換起來也快,如果成功明軍的戰鬥力確實能夠大為增加。”

倪元璐笑著說:“皇上,好處還不止於此,如果成功了還可以把以前的手雷做成炮彈,隻需要把藥線引燃的手雷做成燧石撞擊引燃,那威力可以說非常的大。”說完後不住地搖頭微笑。

天啟笑道:“你是不是已經看到一萬兩的銀子在你眼前飛了?放心吧朕不會食言的,不過你現在應該說說有什麼缺陷讓大家幫你想想。”

倪元璐說:“缺陷就是子炮的炮彈都做得一樣大的話,母炮炮筒的尺寸也該做得一樣大,但現在不好控製得一樣。”

天啟問:“這是為什麼?都用一樣的的鑽頭啊。”

倪元璐搖頭說:“大炮的鑽頭做起來難還容易磨損,以前都是用熟鐵打製磨成型後淬火增加硬度,但是小鑽頭磨損小大鑽頭磨損大,如此一來小炮的口徑能保證,但大炮的口徑就越做越小。最惱火的是大炮鑽起容易打顫,這就不是很好辦。”

天啟仔細想了想說:“你這哪裏是小缺陷,關係到材料、加工方法、技術改進等多處了,當然也不是不能做到,隻不過很麻煩。”

倪元璐好不容易要成功了但受困在一個小問題上很久,就好比一個人費盡千辛萬苦去尋寶,曆盡千難萬險後都看到寶貝了,但看得到拿不到就是夠不著幹著急。本來想多想想辦法搞成功再說誰知道今天天啟非要來看,沒辦法抱著醜媳婦遲早見公婆的心理把一切說了出來,他這麼做隻想得到天啟的諒解,讓天啟再給他一些時間,誰知道天啟一句也不是不能做到把他搞激動了。

倪元璐激動地問:“皇上有辦法解決這問題?隻要能解決臣不怕麻煩!”說完患得患失地看著天啟。

天啟想了想親自前去看了看固定鑽頭的架子,又從旁邊的坑裏下去看了看炮筒的固定情況,上來後說道:“你的問題有三個方麵,一是鑽頭磨損後不容易補償的問題,造成炮口不是很圓很光滑,口徑不能夠做到一致;二是大炮用生鐵鑄成重量大重不易搬運,應該換其它材料來做才行;三是轉動鑽頭的絞盤用的軸承有問題,既要旋轉轉動又要向下推動,力分散了造成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