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監政輔政(中)(2 / 2)

見信王露出很迷惘的樣子,高攀龍說:“半月前皇上與臣等商討大鐵公司的事務時,曾討論過預謀事務時應該有繼往開來的想法,還要遵循中庸之道也就是不走極端與時俱進,信王當時不在場可能不是很清楚。臣回去後仔細想過,認為皇上的說法有道理,當時隻是那麼一說,現在要具體應用去做臣沒有意見。”

見劉宗周和徐光啟也表示沒有意見,天啟說:“既然是繼往開來就要明白過去、現在和將來的人真正需要什麼,隻有讓所有人都滿意才能使我們所做的一切有意義。劉宗周劉大人你們聖學院裏麵都是些老臣,你就負責問問他們,跟他們商討一下老臣、或者說已經不在了的祖輩們他們希望我們怎麼辦?這看起來很玄,不過朕認為這樣做有意義,不顧及曆史走向的人在現實中肯定會走彎路,不考慮祖輩們的願望子孫後代也會把他忘記。”

劉宗周點頭說:“臣明白皇上的意思,臣一定照辦。”

天啟點了點頭然後對信王說:“信王主管政務院,政務院管的是現在人的事沒那麼玄,你回去商議一下怎麼在百姓中獲得他們的真正想法和真正需要。朝廷的需要是整體上的考慮,百姓的需要是個體的考慮,朕認為光考慮整體或者說隻考慮個體都是不全麵的,一件事隻有把整體需要和個體需要都考慮進去,讓整體利益和個體利益都得到滿足,這件事才有可能做到盡善盡美。”

信王說:“去年皇兄就要求個府縣官員上任之初都必須了解當地的具體狀況,後來又要求每個縣的縣令都要盡量去了解百姓的真正需要。臣弟知道這事也知道因為條件不具備所以少有人做到,現在既然皇兄要求這樣做,臣弟就讓下麵的人去認真收集和整理。”

天啟點頭對徐光啟說:“徐大人的博學院有人現在正在皇莊裏配合趙率教的人建新農莊,你可以讓他們問一問當地的人有什麼需要,老人、成人、小孩都盡量問到,看一看大家真正需要什麼。”

徐光啟說:“臣知道皇上的意思,皇上是想從不同的人嘴裏問出各自的不同需要,從而找出今後我們應該遵循的原則,不知道臣說得對不對?”

天漆聽了一愣,然後笑道:“朕差一點兒忘了,徐大人曾經翻譯過一本書叫《幾何原理》,裏麵就有各種點、線、麵和角度的知識。你和泰西人翻譯的書朕看過一點,從各個不同時代的人的需求中找到今後的發展方向,這種想法跟徐大人翻譯的知識有關。”

徐光啟疑惑地問:“還有此事?這本書是臣與利瑪竇一同翻譯的,臣怎麼沒有從裏麵看出什麼發展方向出來?”

天啟笑道:“各人看的東西不一樣,比如說看到一個漂亮的女子,年輕人想的是能不能把她娶回家為妻為妾,老年人就想的是把她配給老大好還是配給老二好,老虎想的是怎麼把她吃進肚子裏。”

大家一聽都露出微笑,天啟接著解釋說:“徐大人的書中提出了一種直線理論,就是說連接兩個點就能形成一條直線。朕在想從三皇五帝開始到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肯定是在不斷提高,孔子說的大同社會七十歲的老人就能夠吃到肉,現在的大明隻要有錢不用七十歲就能吃肉,說明現在比古代要好得多。從多個祖輩們的真實需求中找到一個真實的點,再在現在百姓的真實需要中找到一個點,兩相一連接不就是一條直線嗎?不就能知道將來該如何規劃了嗎?”

徐光啟皺眉道:“那本書裏的知識是空玄的知識,跟現實事務恐怕沒有多大關係,皇上這樣做是否可行?”

天啟搖頭說:“不怕的,就算找不到就不作數罷了,如果能從過去和現在的連線找到未來的需要,我們不就有未卜先知的法力了嗎?這隻是戰略高度的考慮,具體事務上比如說從哪裏尋找人才、怎麼確保朝廷對地方的絕對控製,還要你們多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