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 分家散夥(上)(2 / 2)

在這些互相妥協退讓過程中,朝廷確定了與商人之間的新關係。商人有了商戶的身份,根據在工商局登記的資本和項目進行經營活動,便於收稅和便於管理,使商業活動均衡發展,避免出現在某些項目上群進群出,而某些項目上又無人問津的現象。所有人的意見和建議都得到了重視和回複,至少在表麵上大家都是滿意的,唯獨在公路局的問題上有一點心結。

路商局和錢莊是天啟當時搞的,總金額有六千萬兩但號稱一萬萬兩,現在被剝來剝去隻剩下放在中央錢莊裏的銀元和公路局的項目。六千萬銀子收取了一成火耗又提前發了些讓股東們高興了兩天的利息,現在隻有五千萬了,這還是大家心疼自己的錢隻收實際火耗的結果。錢莊的放貸利息降為一分後,贏利能力大為下降,公路局更是個隻見投入看不到產出的無底洞,也就是說風光一時的路商局和中央錢莊現在成了個爛攤子。

聽到這個結果很多人都心慌了,南北商會的人沒有辦法加上得到了補償還好些,持股的朝中官員、諸多皇族都有些心急如焚,紛紛前來打探消息。戶部的態度不明,因為他們隻出了五百萬,還有五百萬是跟天啟借的,打的就是撿來娃兒用腳踢的主意,想的就是大不了把股份劃給天啟。當鄭老貴妃和李康妃派人來向皇後打探了幾次消息後,天啟才知道爛攤子又推給了自己這個創始人身上了。

當政務院幾天後才把經過呈報上來時,天啟也不好說什麼,因為這是他自己要求說沒大事十天一報,偷懶就要付出偷懶的代價。政務院把責任退到了聖學院身上,說這一切都是聖學院的主意,聖學院說這樣做是最好的結果,股份的事他們盡了最大努力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隻有把問題交給皇帝聖裁,相信以天啟的英明睿智一定能有好辦法。

天啟知道他們在胡扯,也知道他們主要對兩成利潤封頂和降利息有微詞。反過來想一想自己也把事情看得簡單了些,組建個班子然後隻管躺在一邊分紅利,還要提出這樣那樣的要求,屬於一廂情願也讓人感到為難。不過天啟沒有心慌,他認為問題肯定能得到解決,最多需要些時間。但是,當福王等諸位王爺陸續上奏表露出對股本的安全表示擔憂時,天啟知道不能再拖了,這幫大爺能不生事已是萬幸,惹得他們摻和進來就麻煩。

這人的關係其實很簡單,但是一摻雜進利益就複雜多了,夫妻成仇兄弟反目的事時有發生,今天的朋友明天變成敵人,昨日的敵人今天又搞合作,這些都是見慣不驚的事。這一開始是商人和朝廷的互相利用,商人需要朝廷的權力作保護傘,朝廷需要商人的銀子支持,一開始都很愉快也很樂觀。但後來就發生矛盾了,不過這也不奇怪,翻開曆史書看看就知道,中國人曆年來就不具備合作精神,真正通過合作做成事的少之又少。

本來是朝廷和商人之間的利益之爭,現在他們互相滿意了反而把矛盾集中在自己這個首創者身上,因為股東們一找上門詢問,幾個部門就互相推諉,充分展示出了善於踢皮球的官僚作風。大家一合計就找到天啟訴苦要天啟作主,因為他們是在天啟的勸說下才參股的,就像很多人一害怕就叫媽,原因就是他認為是他媽把他帶到這世上的,他媽必須對他對付不了的事負責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