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艱苦的環境下和敵對的形式中,很多人都能夠堅持信念絕不動搖,但在和平時期在“糖衣炮彈”的侵蝕下很多有著堅強意誌的人都紛紛倒下了。理想很遠現實很近,舍棄眼前的幸福而在渺茫的路途中上下求索,這不是一個正常人幹的事,於是東林黨的高攀龍慢慢地變得更像都察院的高大人。何況天啟沒有要求他與過去一刀兩斷,隻是暗示他大家是可以和平共處的。
見高攀龍都不再堅持,趙南星暗歎了一口氣說:“不知道高老弟對貼小報這幾個人怎麼看?有沒有辦法保住他們?紅山衛的指揮使是我早年的弟子,是非常有思想的一個人,就這麼死了真是可惜!”
高攀龍說:“事關我東林書院的人在下也不是沒有關心,你的弟子他錯就錯在有思想還寫了出來,找死也不是這個找死法,如果他從此後不再有思想,或者說不再是軍人,那麼也不是沒有辦法。至於其他人隻要服個軟說幾句好聽的,保證今後不要再犯錯根本就不會有事。”
趙南星驚奇地問倒:“看高老弟胸有成竹的樣子,莫非有什麼好辦法?”
高攀龍說:“是啊,皇上不是說了嗎?軍人隻允許做到兩點,一是忠誠二是服從,這兩點與思想是水火不相容的。趙匡胤就是因為有思想,所以世上多了一位宋太祖;安祿山也是因為太有思想,所以史書上多了一段安史之亂的記載。你的弟子已經把他的思想表達出來了,現在就是閉上嘴也晚了,他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張開嘴挽回影響。”
趙南星問:“有什麼辦法?”
高攀龍問道:“不知道趙大人還記得去年皇上讓大戶賣糧的事嗎?當時有三位朝廷官員沒有聽從皇上的旨意,最後他們組成了一個以身說法宣講團,到處宣揚皇上的新政,不知道趙大人還有印象不?”
趙南星說:“記得,好像是戶部左侍郎範有道、山東布政使韓不疑、兵部武庫清吏司主事林浩。聽說他們這半年來全國到處宣講,領著俸祿遊山玩水讓很多人羨慕啊。”
高攀龍說:“風餐露宿也很辛苦啊,不過皇上此舉也有奇效,從那以後趙大人聽說過有誰敢不聽皇上旨意的人嗎?連驕狂的福王都把田賣了,也因此緩解了災情,不然的話現在估計都開始人吃人了。在下的意思是讓你的弟子脫下戰袍去各地衛所以身說法,讓全國的軍人都明白軍人的腦袋裏除了忠誠和服從之外容不下其他東西。皇上其實是一個很功利的人,如果讓皇上明白兩個活著的人比死去的更有用,皇上說不準會網開一麵。”
趙南星大喜道:“高老弟就是高老弟,這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關鍵時刻靠得住,你就辛苦一下給皇上進一言?”
高攀龍說:“這個沒有問題,在下連夜上書,雖不敢說一定能成但也八、九不離十。不過在下想隻要再上一封奏疏,由你我還有孫承宗孫大人、韓爌韓大人、還有楊漣、左光鬥等人一起簽名,那肯定能讓皇上高興之餘欣然同意。”
趙南星問:“什麼奏疏?”
高攀龍說:“東林黨的新綱領,就是今後我們東林黨要緊密地團結在皇上周圍,輔助皇上中興大明。在下沒事時也分析過皇上的管理結構,發現除了各部是按命令做事外,還有個聖學院在研究用人的方法和製度。這聖學院的研究有對有錯,我們就根據實踐來替皇上選擇出最合適的。以此為目的可以集中東林人士團結在一起,對皇上既是輔助也是監督。”
趙南星說:“前麵的話可以寫進去,後麵的一句放在心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