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應對流言(上)(1 / 2)

這天下事多是說不清的,往往是你怕什麼就來什麼,而且是從你想象不到的角度刺向你防備最弱的地方。就在朱延禧找人商議著讓天啟下罪己詔的時候,五月初十晚上,有人趁著災後的混亂在京城裏各大衙門外張貼了很多小報,內容就是曆數了天啟這一年來做過的錯事,從標新立異廢除內閣到好大喜功不斷征戰勞民傷財,致使上天示警發生災害。小報上還著重提到災害發生時禦座移位禦案翻倒,說這是天啟皇位不穩的預兆,最後要天啟改弦易轍恢複舊製。

當楊公春氣急敗壞地把小報拿給天啟看時,天啟正在想這罪己詔該怎麼措辭,打開小報一看,天啟立即笑著說:“正好,罪己詔有草稿了。”說完打開細細地看。

小報上麵細數了天啟這一年來做過的十二大錯:賣爵位說成是跟東漢末年的桓帝靈帝賣官鬻爵相似,長此下去國家分裂就在眼前;強迫大戶賣田、強迫所有人交稅是有違祖製屬於財迷心竅;移民是讓百姓背井離鄉致使怨聲載道;廢除內閣、合並吏部是標新立異且是集權專製;私開皇店是與民爭利;逼迫官員接受抄家是對士大夫的奴役有辱斯文;不斷用兵、修建邊牆屬於好大喜功會使兵連禍接是亡國之道;與蒙古人會盟、與女真人談判是抬高奴酋地位有辱國格。

王體乾、楊公春、談敬等人恭恭敬敬站在一邊大氣都不敢喘一口,深怕天啟看得火冒遷怒於他們。這太監受無妄之災代大臣受過那是常有的事,別看皇帝高興時常跟身邊人開個玩笑拉幾句家常顯得和藹可親,一旦發了大火立即喊拖出去杖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人們常說的“伴君如伴虎”就是這個意思。

天啟看完了閉上眼睛想了想說:“把所有這樣的小報都收集來,然後叫人分析一下這到底是誰幹的,順便把這上麵的內容通知到在京所有官員,就說後天也就是十二日早朝,到時候朕要看到他們的真正態度。”

三天後的早上,由於有人說乾清宮剛剛死了兩千人不吉利,需要重新修繕並讓高僧和道士做一下法事再說,於是天啟下令在皇極殿開朝會。在頭一天下午,天啟已經接到了眾多官員們對這次小報內容的看法,總的來說基本上都是表忠心的,隻有幾個人勸天啟歇一下火氣,不要跟那些藏在暗處見不得光的人一般見識,這讓天啟心寬了很多。

待群臣拜見完畢,天啟首先讓政務院、軍務院還有都察院的人出來表明態度,讓他們說清楚小報上的內容到底是對還是錯,對又對在哪裏,錯又錯在何處。這三大部門管理著朝廷的政務、軍務和吏治秩序,他們的話應該有代表性。在此同時天啟還讓聖學院的劉宗周和博學院的徐光啟一起上朝,並要求他們說說對小報的看法。

代表政務院發言的是老臣朱延禧,他首先上前說:“臣前一陣剛剛上了奏章,奏請皇上下罪己詔安定民心,同時上奏的還有很多人,大家都是一門心思就是隻想盡快平息這次事件。皇上當時認為會有人趁機做亂,臣還不以為然,現在看來皇上確實英明,臣等萬萬不及。我們政務院認為這私下散步流言的人其實是包藏禍心之人,皇上大可不必理會。為了懲前毖後,應該令錦衣衛和內衛嚴查,一旦查出來就嚴厲懲治以儆效尤。”

見這是一個表忠心拍馬屁的好機會,軍務院的孫承宗就示意讓王永光上去代表軍務院發言。孫承宗再怎麼說也是天啟的老師,這老師拍學生的馬屁就不好掌握分寸,拍的力度不夠達不到預期效果會讓皇上不滿意,拍得太過又有失為人師表的體麵。如果因此讓別人生出鄙薄之心就得不償失,所以孫承宗把這光榮而不艱巨的任務交給了王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