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政務紛繁(下)(1 / 1)

天啟不高興地說:“還想什麼想?明天就行文讓各地縣令都去試試,告訴他們一邊向有錢人賣爵位,一邊要想辦法讓沒錢人賺到錢,這樣你的客戶才會越來越多。現在馬上四月,年底朕要考核他們,治下窮人多不想辦法讓百姓致富的縣令,還有治下富人多卻不想辦法喚醒百姓平等意識的縣令,到時候哪裏涼快哪裏呆著去讓能幹的來。”

韓爌聽了默然退下,眾人都在想,能把一個騙人的事說得這麼冠冕堂皇的恐怕隻有皇上了。這時聽天啟問道:“這移民的事又是誰在具體負責呢?”

協理大臣朱延禧出列說道:“回皇上,是微臣在負責。”

天啟問:“朱大人,前一陣看政務院奏報說移民也遇到問題了是不是?”

朱延禧說:“前兩月天冷,三月天氣轉暖了但很多人說家裏缺糧想收了夏糧再走,今年戶部缺錢沒那麼多錢給那些移民買糧食路上吃,所以準備等夏糧收了再組織人遷移。”

天啟想了想說:“老辦法,把確定好的移民分為兩類,一是真的缺糧戶二是假缺糧戶。告訴他們南方已經給他們分好了田還播下了種子,在老家收了夏糧再走那麼南方新家的夏糧就會被別人收走,而且南方的莊稼收成高還熟得早,怎麼辦讓他們選。這樣一來假缺糧的就會著急,一著急自然就會陸續走。”

朱延禧疑惑地問道:“不是說移民去了南方當地官府就會從官倉裏給他們調撥足夠吃半年的糧食嗎?怎麼現在皇上又說成是讓移民去了自己在田裏收呢?難道去晚了的就要讓他們餓上半年?”

天啟說:“他們趕上了收割季節就讓他們在田裏自己收,趕不上就讓人收好了放倉庫裏到時候調撥給他們,朕那樣說隻不過是想讓他們早點搬家免得夜長夢多。”

朱延禧遲疑地說:“那不是在欺騙嗎?到時候他們知道真相會不會鬧?”

老子就沒見過你這樣的蠢貨!天啟惱怒了,想了想耐著性子說:“百姓都是官員的子民,你兒子怕苦不喝藥你可不可以騙他說喝了藥給糖吃?等他喝了不給他糖吃他難道會記恨你一輩子嗎?再說到時候冷不著他餓不著他他鬧什麼?難不成還鬧著要回老家?”

朱延禧說:“那臣就試試吧。”

天啟說:“不是試試,而是必須趕快做時間不等人,你想想到時候北方再遇上幹旱蟲災之類的事,夏糧收不到在家挨餓上路也沒得吃橫豎得餓死一批人,那你們這些負責移民的官員就是罪人,到時候朕可是不會輕饒的。”

朱延禧打了個冷顫說:“臣遵旨,馬上就去辦。”

見天啟向自己看過來協理大臣葉向高說:“皇上,臣負責預政處的事務,前一陣說不好預做規劃是因為各省的糧庫和番庫數據還沒報上來,現在各省已經陸續報上來了臣正召集人手核定,核定後再做計劃發給各省。”

天啟點頭道:“葉大人老成持重值得讚揚,不過朕要說一句,就是做計劃不要根據所得數據一次做死,因為數據隻是做計劃依據的一半,另一半是當地的奏報。先做個大概然後根據具體情況作修改,明年再做細點,後年再做細點,這樣一年年細化下去才是長久之計。”

葉向高說:“皇上此言極是,臣也是這麼想的,這預政處的目的並不是要一次做個好結果,而是要讓這個預先計劃再不斷實行的製度逐步完善,這樣才能最終做到可控製可調節,皇上設立預政處的舉措真是英明!”

天啟笑道:“你也不要誇朕朕也不誇你,我們再互相吹捧下去其他人會肉麻了,現在說說京中及各省的錢莊和路商局吧,別的朕不想聽就說說多久能讓朕看到銀子。”

葉向高說:“應該快了,具體是劉一燝劉大人在負責,讓劉大人具體說說。”

劉一燝這時候出列道:“啟稟皇上,這銀幣已經鑄出來好幾批,現在鑄幣廠還在不停趕工造幣,等各省的官辦錢莊修好就下撥置換,快則下月慢則五六月就能全麵鋪開,隻要開始用銀幣換碎銀就可以用差價賺取火耗,到時候皇上就能看到大把大把的銀子了。”

天啟冷哼道:“難道劉大人和朝中其他大人不願意看到賺來的銀子?朕記得大家都有股份吧?怎麼隻把朕說得跟財迷一樣?難道各位大人都是視金錢如糞土的清高人士?”

劉一燝笑著說:“臣哪敢呢,其實臣比皇上還心切,因為臣的多半家產都在裏邊呢。”

天啟笑道:“這還差不多,其實每個人都有追求財富的願望,聖人說得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隻要是正大光明賺來的錢沒什麼不好意思的,諸位大人說是不是這個理?”

聽天啟發問群臣都笑著說:“皇上聖明!”

劉一燝想了想說:“這路商局可能還得等一等才能見到效益,畢竟修路既要銀子也要時間,而且因為朝廷沒錢隻有跟那些大戶短期合作,加上皇上又限製了兩成封頂利潤,估計今明兩年都賺不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