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向高問:“做工換糧?做什麼工?怎麼換?”
天啟說:“簡單說就是修河、修路、開荒。”
韓爌這時說道:“臣也在想這個問題,這邊把南方的糧食費力費神加損耗送到北方去,那邊的人好手好腳躺家裏等朝廷賑災,朝廷出了銀子出了力還沒有回報,這樣做有沒有這個必要?”
天啟說:“朕說的這三條是有回報的,這修了河修了路這明年的河工銀子和築路銀子就省下了,南方氣候好荒山也多,開了荒就可以安家以後的生活也有了著落,假如過兩年有誰辦作坊開礦需要人,這些人也是勞動力。就算他們做得不行也比在家躺著等朝廷救濟強,從賑災這方麵來說,在南方就地發糧也比千裏迢迢運到北方去發要好。”
信王問:“皇兄這想法好,臣弟估算了一下,讓受災地方的人出去個一到兩成,就能緩解缺糧的壓力了,趁現在他們剛收了糧還有糧食吃,馬上行文下去通知在各地張榜招人,由北方受災地區的官府組織護送,南方有餘糧地區的官府接納安排,作為他們這兩年的政績考核。”
朱延禧說:“這辦法好是好,就是要明年或者後年才能見到回報,眼下護送這麼多人肯定需要銀子,這銀子又從哪裏出?”
天啟說:“這個好辦,解決完第二個問題就有錢了。”
看著大家驚訝的樣子,天啟掏出幾張紙說:“這是魏忠賢這幾個月派東廠和錦衣衛根據各地訴狀,順藤摸瓜了解到的南方各豪門大戶的田畝數以及巧取豪奪強買強賣的證據。這上麵也有你葉大人和韓大人的家族,你們別慌也別解釋朕不想根據這個治誰的罪。開始韓大人不是說他們都聽朕的話納糧又賣糧明麵上看不出來嗎?把他們承認的數目跟魏忠賢的密報對比,差得不多就算了,如果差得多就先派兵包圍然後抄家,不是埋他們就是埋魏忠賢,朕隻想治一治說謊之人的欺君之罪!”
話音一落隻見葉向高和韓爌撲嗵一聲就跪下了,齊聲說道:“臣有罪,罪該萬死!”
天啟看了他兩人一眼說:“朕不是說過嗎?政務院裏不需要行大禮,快快起來。”
待葉、韓兩人驚惶不安地站起來後天啟說:“這個世上沒有完人,是人都會犯錯有了錯改了就是了。馬上要吃飯了這兩天夥食不錯,你們跟朕就在這大家一起吃吧,吃完後朕就在這看你們清對直到看到結果。說不準這事辦完了第三件事也不用辦了,明年就沒有人敢在栽種種類上麵欺騙朕了。”
葉向高低聲說:“臣謝過皇上好意,不過臣現在心神不寧難以下咽,臣想現在就去清對帳目看結果。”
看葉向高這樣說朱延禧和韓爌也表示他們先去後殿清對帳目,而且他們也準備有飯可以邊做事邊吃飯,天啟同意了。
等朱延禧、葉向高、韓爌三人一走天啟叫太監傳膳,叫信王、瑞王、惠王和桂王坐下一起吃,看著太監一個個擺上食盤天啟說:“最早他們每次都準備一大桌子,朕說吃不了浪費叫禦膳房每餐隻準備幾盤就可以了,他們說什麼不合製度,說了好多次最後才減到三十盤。朕最後才發現朕吃不了的都被身邊的人端去吃了,不但跟朕吃同樣的東西還能省錢,難怪他們反對。”
瑞王說:“皇上也太節儉了些,下麵的人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