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林一峰:從消費去改變這個世界,是很容易的(1 / 1)

他是香港“創作型”歌手,從2003年出道時就憑首張專輯《床頭歌》奠定其於香港甚至中國城市民謠代表的地位。他來自香港底層的屋邨家庭,小時候的目標是成為作家。這也奠定了他日後的創作之路——聽弱勢者的故事,為底層寫歌。2010年,他和香港環保記者陳曉蕾合寫環境教育故事書《聽大樹唱歌》,今年,他又推出了全公益主題的專輯《Oh, my goodness》,是參與最多公益活動的香港歌手之一。2013年12月,他來到南都責任中國公益盛典,為頒獎典禮獻歌熱場。他將此次活動評價為自己參加過最有意義的頒獎典禮。

文 - 本刊記者 邢曉雯

你都寫過哪些公益歌曲呢?

我寫過的公益的歌曲很多。我為國家地理頻道寫過一首主題曲,叫做《Ocean》,一首英文歌;“地球一小時行動”的時候,為WWF寫過倡導熄燈節電的歌;為了不要浪費食物的行動,寫了一首《阿米阿米》的歌。今年,我出了一張專輯《Oh,my goodness》,收納了我所有社會性比較強,和公益相關的歌,如環保、身體健康、城市發展、文化保育、非洲饑荒、生死等等。

你比較欣賞的是哪一首?

為“熄燈一小時活動”寫的《Light up your dreams》。在這首歌中,我希望表達“大家熄了這盞燈,就可以看到星星,整個世界都有希望”。後來WWF把這首歌用了兩年,每次做活動都會播放。

社會議題中,你關注哪類話題?

我特別關注海洋的保育,因為海洋關乎全人類的生存。所以現在這兩年一直在做的事情是呼籲大家不要再吃魚翅,海洋的嚴重失衡才能有希望改變。這件事情好多人講了好多年,現在一些餐廳開始不供應魚翅。其實,平時我們的消費都可以傳達環保信息。比如不要吃魚翅。從消費去改變這個世界,是很容易的。

對於改變世界,你自己怎麼做?

對我來說很簡單,因為我很喜歡聽故事,也很喜歡寫故事,如果有感應的話,就會寫一首歌。我可以用“講古仔”的形式,引起大家的關注和共鳴,讓大家自發地去做一些事情。這樣比出來搖旗呐喊更好,搖旗呐喊的事情就交給其他人更懂得的人去做吧。

你怎麼看待明星做公益?

其實,所有人都應該做公益,不應該分明星不明星、政治人物不政治人物,做公益的心沒有差別。當然,一些比較有機會在公眾麵前講話的朋友,可以倡導一些信息。我覺得明星有必要要負一些責任。

你如何選擇參加什麼活動?

一定要先了解公益背後的目的、受益的群眾,還有可以你可以幫到的事情是什麼。比如,最近我幫香港一個“珍惜食物”的活動寫了一首歌。因為受眾是小朋友和他們的家庭,我盡量理解那個活動對家庭的影響,然後去創作。我覺得寫歌最重要是了解這件事情,再用自己的能量,為受眾寫歌。

今晚參加公益盛典感覺怎樣?

我很感動,看到大家默默付出努力,比我參加的任何一個頒獎典禮都有意義。公益是全民行動,不隻是一個獎項那麼簡單,我自己很受啟發。

接下來,你會參加什麼樣的公益計劃?

我最近在關注香港郊野公園被不合理開發的事情,我會去講郊野公園的故事,這件事情需要我慢慢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