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這是陽曆新年的開端,作為一本雜誌,是需要說些什麼的。這些話,源自我們過去一年的工作,緣於那麼多看見及改變;這些話,也像是給未來的寄語,就像是冬天寫給春天。
開始了的,就不會停下。
一個顯見的事實是,2013年的公益含義飽滿,卓越的行動將這個概念演繹得十分豐富。公益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社會的可能,一種對人限度的提升,總之是超越悲觀。
在2012年我們提倡跨界,去年,則展示了更多類型的融通。草根公益與上層公益、官辦慈善與民辦公益、企業家與公益者、明星與大眾等等,界限消失,同一個社會,同一種命運。
新技術賦權不再是純粹的理論狂想,越來越具備實際的能力。它作為比公益更廣闊的、尤其是對人的期許,使我們更看重自己。公益沒有救世主,自己拯救自己,就能拯救他人。
開始了的,就不會停下。
在踏入新曆年的時候,無論你的天空裏是冷雨、風雪抑或陽光普照,都請你記住這句話。在過去的時間裏,我們厭倦了悲觀,厭倦了無所事事的抱怨,我們更願意做起來。
公益不再是小圈子的私密品位,它的領域正在擴張,我們進入其中,這將是非常自然的舉動。概念或定義將更加不能束縛我們,行動產生行動,它不必去說服什麼人,可以一起來。
公益不是要歸依進化論,也無意於證明發展觀,它不會說將來的一定會比現在好。擴大化了的公益,不是線性的優劣劃分,而是造成腳下土地的延伸,比狹窄更值得讚美的是遼闊。
開始了的,就不會停下。
今年也仍然會發生新舊之爭。根據過去的經驗,也會有人退出舊體係,加入新體係。這樣的轉換,無需深思熟慮,隻會自然而然地發生。如果你不帶著悲觀上路,那麼,在路上就是幸運的。
處在這樣的時代裏,誰沒聽過幾聲斷裂的聲響呢?我們不會比你們知道得更多,我們更願意和你們一起去看見—這不是機構對個人的請求,實際上是一群人對另一群人的需要。
過去兩年,我們已經報道了許多投身公益的人們。我們一直希望以職業自尊支持這些事業。其實,我們更想告訴你,我們談論的不過都是生活,比生理需要更值得過的生活。
如此,開始了的,就不會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