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可就拜了師,回去之後,你師尊一定也明白了。他明白之後,一定不肯再以師道自居,而你則不妨仍以師禮尊之,他自照舊的指教你修道的法門和種種應用的法術。到了你修道成功,將來自可度我上天也。”帝君說到這句,他自己還不覺得,卻把兩旁許多仙吏一個個嚇得目瞪口呆,慌得一齊出班俯伏在地。帝君大驚,問道:“諸卿有甚事情,如此作為?”當有諸仙領袖稟稱:“聖人無戲語,無失言,今帝君忽言將來須鍾離權度帝君上天,臣等不敏,竊恐聖駕有蹈凡下界之憂也。”帝君想了一想,不禁跌足懊恨,因命:諸卿且起,聽寡人一言。”諸仙吏都起立歸班,帝君因歎息了一聲道:“寡人常說下界人心太壞、作孽太多,每思設法糾正,善為勸化,此等大事,設非親身下凡,如何做得起來?大概寡人總和眾生還有一度緣份,此乃數之所定,如何推得開來?寡人自開辟之初,得道升天,蒙玉帝提攜,元始、老君兩位的教訓、扶植,並荷西王母、玄女等幾位領袖的保舉,得與玉帝化身真武大帝處於同等地位,爵授帝君、榮膺重寄,受任數萬年,愧無功德及人,難得有此異數重下凡法,查察如今的風士民情,立萬萬年的道德教化,寡人以為此等事業不下於老君的屢轉凡胎、著經垂訓和孔子的立言投世、師表百代,豈是深居天府久屍祿位的東華帝君所能比擬於萬一呢?寡人業已定下主見,專等度了鍾離權成仙之後,一準親自下凡,再受他的超度,我和鍾離互為師生,也是萬年佳話咧。望諸卿勿再替寡人介介於懷也。”眾仙奉旨,一個個心悅誠服,齊齊叩拜道:“不想帝君有此宏願,此佛如來‘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苦心,亦先聖‘己饑己溺,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的大德,豈小小功行所能同日而語?竊謂天上多一金仙,何如人間出一聖人。況限滿功成,重歸天位,玉帝必更深倚畀,況與帝君有何損失呢?此誠萬代蒼生之幸,亦帝君莫大功德,自非天聰聖哲,安能轉禍為福,履患如夷?臣等愧列仙班,不能仰體聖心,妄深憂慮,真井蛙之見也。”帝君忙說:“諸卿皆積德累功,修身立命,自致神仙之位,安有不思濟世救民之理?不過愛寡人之心太切,偶聞失言,不覺憂形於色耳;至於寡人之心,也不過鑒於近代人民文勝於質,禮太多情太薄,機變故詐,日甚一日。長此以往,非至人心盡化於禽獸,風俗日趨於漓薄,以造成亙古未有之大劫大難不止。